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8-05-14 14:27李灿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李灿辉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极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是老师知识水平和教学特点的反映,老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语文的学习。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则是在此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分析,从中找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阐释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但对于学生来说,课程学习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学则是促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这一课程,是以教授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从我们小时候的牙牙学语到后来的掌握外语,这些都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语言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无论是基本的语言交流还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博弈,都离不开语言的应用。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事物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对老师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因此,老师的教学语言极易影响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发展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真正学习的开端,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以老师的行为作为准则,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有良好的行为品德。在小学的课本中,记叙文、说明文、诗歌往往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抽象、生硬的语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对于书中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表层方面。这时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由此观之,真正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水平。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简单阐释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理论性、科学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对其中的特色语言进行分析和归纳。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老师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童年时的乐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结尾处作者对日本的老师的思念之情。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模范、榜样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进行模仿和学习。因此,老师的语言往往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就在此显现出来。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学校在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的同时也要对老师的语言行为进行适当的规范,保证老师用标准化的语言组织教学。而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强普通话的测试,严格要求老师采用普通话教学,尽量杜绝在教学中使用方言。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囊括性、包容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与教授,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采用方言进行交流。据有关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正慢慢被普通话代替。这恰恰反映了一个现象,普通话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同样方言也正在消失。因此,在推广普通话教学的同时,也不能荒废方言的使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联系实际生活,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课程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除了简单地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之外,还要让学生想象塞外大漠夕阳西下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体会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正内涵。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更具生动性、趣味性

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个性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保留童年的天真、童真,对于新鲜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趣味,则是语言发展的重点。面对抽象、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学生往往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在此情况下,老师要在保证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形式进行创造,采用生动、丰富的语言,给学生以身临其境般的效果,把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当对其中的夜晚宁静景象无法描述时,老师可以适当营造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而语言则是文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应用要与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密切联系,老师在这一阶段的榜样、模范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外,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行为品德,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对于老师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中,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语言的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獻

[1]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