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加强留守学生的情感教育

2018-06-16 06:07吕小妹
关键词:留守学生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吕小妹

摘 要:現代教育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情感教学被认为是一种让人愉快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语文教学中“留守”学生的现状谈起,探讨了语文情感教育对于“留守”学生的作用,并提出了解决“留守学生”语文情感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留守学生;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38-1

“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学生。目前“留守”学生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代管的方式。父母不在身边,最先想到的是将孩子寄托于爷爷、奶奶或外公或外婆。但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的是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满足。另外农村农活多,老人精力有限,既要种庄稼,又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及安全,所以很少有精力去监督孩子的作业及其辅导,毕竟老人的文化也是有限的。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学生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姨、舅等亲戚照看。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难免会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留守”学生又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从而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遇到事情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靠自己年少的感觉判断。

由于“留守”学生在成长中缺失了亲情,形成了孤僻、自卑等性格和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自理、自立能力较差,在集体生活中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缺乏宽容、谦让的美德,容易引发同学间的口角与摩擦,因而产生悔恨、恐惧、自责等心理。

一、语文教学中“留守”学生的现状

真正的语文教育应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考试指挥棒的引导,大部分教师仍将课堂教学认为是纯粹的智力与能力教育,所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讲授,而对于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情感内容则是浅尝辄止。虽然情感教育现在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将情感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现在的家庭逐渐趋向于“421”家庭模式,孩子成了家里的皇帝公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学生基本上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样在学校里就出现了一些被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大多在7~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或焦虑、任性、极端、暴躁等情绪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情绪。如果教师再不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将毫无意义。

二、语文情感教育对于“留守”学生的作用

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这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甚至无视老师的存在。在学校,这些人的某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便经常与校内以及校外一些讲“义气”的“哥们”混在一起,有时为了哥们义气,常帮他人打架,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批学生,是因为他们亲情缺失,情感空白,而作为最具有人文性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必须担负起情感教育的责任。而情感教育必须是完整的语文教育中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它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三、解决农村“留守学生”语文情感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积极情感的教育优势。学校应重视情感教育,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真正让留守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作为肩负语文教育职责的我们,应该在缓解和疏导留守学生心理压力和障碍方面履行义务,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学校应采取措施来帮助留守学生克服面临的困难,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视情感教育,开展法制教育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境与情绪,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语文来源于生活,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课文内容一般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所以学生有话可说,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语文课时,注意对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关注,让他们不想说,却不由自主地想去说。新颖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游戏、比赛、音乐、美术等都带入到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拓展课文知识,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舞台剧、小品等,让学生来表演。我们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改变留守学生孤僻的性格,使他们能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乐于与老师同学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快乐。

3.优化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方式正朝着多元化评价转变。平时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在平时语文课堂中,无论是学生阅读还是写作、口语交际,只要有内容,就应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留守学生的问题是我国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学校要组建留守学生之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活动来关注更多的留守学生。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为留守学生的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