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有效的激励策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2018-07-05 17:44朱樑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高效小学

朱樑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生活节奏显著加快,高效性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的基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每位老师为其不懈奋斗的基础目标。为了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从课堂导入、教学引导与课堂评价各个阶段论述了如何利用激励策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励策略;高效;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在尝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常使用的激励性评价策略是一种激励教育的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借助教學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可通过这一过程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态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得激励性评价的实际功能有所削减。本文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笔者所带的三年级学生为例,分层面地就激励性策略对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构建的具体策略加以论述。

一、高效的激励性课堂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恰当运用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当中探究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对于激励策略的具体应用如下:

第一,为学生确立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中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有长远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效率和成果都要远高于盲目学习没有目标的学生。在课程导入部分,除了要帮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打好对新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兴趣。因此在课程导入阶段最有效的激励性教学策略就是帮助学生设立好学习目标。例如:笔者在每一课的导入部分,都先向学生展示当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学生对于这些目标的实践表现,可以起到直接反馈作用,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正确引导。实践中,实现目标能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当中。

第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新课程标准除了要求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外,还再一次强调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仍以成绩或升学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其他优点选择性地忽略。长此以往,不但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笔者在课程导入阶段,除了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表现的不足之外,还尝试用发现的目光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进行学习实践。

二、激励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除了在课程导入阶段充分利用激励性策略帮助学生打好课程学习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激励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胜负欲和表现欲都很强,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例如:在笔者所带的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胜负欲非常突出,于是笔者尝试设置一些带有挑战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在此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成就感,从而积累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树立学习标兵。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借助这个学习特点,笔者有意识地在班级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综合数学素养,选拔出了三名数学学习标兵。这样同龄人的示范作用,能激励班内同学主动向这三位同学学习,此外这三位标兵也能因此受到激励,努力保持自己的学习成绩。除了以身边的同学作为榜样之外,笔者还尝试借助名人效应,选取一些优秀的数学家或者偶像人物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兵。这样的榜样作用更具有情感上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学习精神支柱。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难度。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课堂学习内容难度的梯度安排也可以作为一种激励的教学手段加以利用。在实际运用中,笔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简单、较难和重点三个等级,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积累自信,然后让学生尝试较难的练习进行自我突破。当学生很好地完成前两项练习后,再辅助指导学生尝试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配合巩固练习。这样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常常到了下课时间还在积极讨论。

三、激励性课堂评价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除了我们上述提到的这些内容,在激励性教学手段中还有一种教学手段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就是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激励性评价。

第一,互动评价。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如果说学生的课堂收获和表现是对老师的评价的话,那么老师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互动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当中是受到关注的,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与老师进行沟通互动。例如:笔者所带三年级中有个数学基础较差的转学生,开始时常跟不上教学进度。在课上笔者就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及时的互动评价,半个学期左右他的成绩就进步到了班级的前十名。

第二,总结评价。每节课根据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老师都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课堂表现的同时,也激励学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一评价活动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自律能力的建立都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激励策略的有效配合使用,对于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老师一定要不断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健.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激励评价[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4).

[2]叶宗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高效小学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