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018-07-05 17:44桂砚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桂砚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其中的阅读项目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从新课标的要求与阅读策略角度出发,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不仅关注的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上,强化他们个性化的、独立自主的思考,积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一、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1.对阅读理念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富有感情地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教师强制地规定或指定形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文学的积累过程,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能力,传授学生有关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阅读。

2.对阅读形式的新要求

(1)重视阅读次数

教师在阅读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多读,从而加深其对阅读文本的印象。阅读的次数增多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誦读的习惯,发展至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保留着早读的惯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

(2)重视阅读的数量

新课改中的中小学语文阅读的标准为,义务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应达到145万字以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方面,不仅要重视在课堂上的阅读量,还要重视学生课外的阅读量。

(3)重视阅读的种类

小学语文阅读的要求是要数量多,并且种类也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种类应该涉及科学、历史、人文等方面,帮助学生扩展阅读领域,增强阅读的综合素养。

3.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与理解文本内容与意义的能力。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学生才能轻松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专注阅读、切忌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心不在焉。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程时,应多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对阅读内容要做到不断更新,以加强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尽量给学生预留自由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能够真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教授学生学习阅读方法

(1)目标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目标法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先确定一个目标,带着目标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

(2)快速浏览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还不具备或不完善。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经常能看到有的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用手指或笔指着文本中的文字进行逐字阅读,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速度。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应当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例如,在要求小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先规定阅读的时间。这样,学生有了时间的限制,再进行阅读文本时,就会集中精力,快速阅读。

(3)精准阅读法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有些文本的阅读,可能在初次阅读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阅读的目标要求,只有阅读的次数足够多,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教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精确阅读法的讲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精读。

3.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应该注重选择与小学生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阅读材料,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乐中学。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将阅读文本中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快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要想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必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并教授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其中还要帮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应该是授人以渔,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2]闫海霞.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新课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