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2018-08-14 14:35吴俊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吴俊

【摘 要】“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同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性功能和注重体验、沟通与感悟的人文教育功能内在契合,所以,本文就如何在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的理念上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小学语文;体性;情感教育

引言

在最新的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其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对教师角色的多元化设定和转变带动了学生对教师的传统观念,并且也影响到了基础教育课堂的基本样态和评价理念。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深切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主体性探究的理论,该教学方式深化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优化了课堂教学,小学语文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主感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尝试加入“非指导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非指导性教学”被学生的“自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开放性探索和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間要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同时“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尊重人的自主发展潜能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教学理论,该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潜能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个注重学习者内心体验和自准感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完成学生想独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上过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洞察力。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由表达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田本娜认为,小学语文既是教会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也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心智与情感的统一协调发展方面有其重要作用。所以,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科书中表达丰富内心体验的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课本上平淡的文字知识进一步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知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有一定益处的,例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沉香救母》《木兰从军》等作品,这些作品在影视方面已经转化成了一种“知识实体”,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这些知识更好的传达作品的文学效果,在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时,也增强小学生孝顺父母的感情,还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对父母的爱来进行回报,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强调真诚、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构建一个良好课堂环境的关键,而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主体教授者地位,要将学生放在师生关系交往中的第一位。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以“平等式对话”姿态与学生们共同进行求知过程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各种学习资源的准备,要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自主感悟,教师的“促进者”身份要求教师要完全掌握整个教学过程,要对教学过程有充分的设定,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期待,以及要养成接纳各种可能的开放心态,教师要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

(二)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更注重注重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积极鼓励学会说呢过真实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非指导性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高校学习效果和帮助学生发展品格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表达和思考,形成一个“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的良好学习效果。

(三) 在已经建立起一个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情况下,童心未泯的小学生们就会释放自己的情感,渴望体现外部世界的缤纷多彩,此时,教师要有效的利用到这一因素,促使学生养成好学的学习习惯,“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课堂每一个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对这些教育再次进行整合,最后形成一种多元化教育,教师要突破以往的教学课堂的封闭性,将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

(四)传统的教学评价一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完全只属于分数的“附属品”,所以,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自主评价作为一种内在评价,避免了教师在评价中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甚至可能由于教师的一个客观评价造成了学生对于学生本身的各种负面心理,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我观察和反思的机会,并且,教师应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加以监控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的评价出自己的学业表现,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无疑也充当了学生学会自我反思的促成者,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学生为主题的前提下,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结束语

“非指导性教学”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非指导性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理论中的一种,并且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论,在该理论的运用上还是存在一定要求的,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辩证的思考和改良,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该理论,“非指导性教学”只有同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在优化课堂教学和存进学生主体价值实现方面产生真正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唐志强,马欣.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52-55

[2]谢勇芳.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66-267

[3]胡敏.非指导性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7(21)

[4]胡落.非指导性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