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18 09:09许彩燕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许彩燕

摘 要:化学是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得很紧密。化学本应是学生乐学、善学的一门学科,但在目前的化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探索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22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虽然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有的教师仍然围绕着背定义、说现象、找本质、写反应方程式等环节进行,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及应用能力很欠缺,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爱思考、对知识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是初中生的特点,教学方法的选取应当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这部分教师看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单位时间知识承载量的最大化,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偶尔组织的化学实验也多是验证性质的,教师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出现预期的反应效果,学生在台下观察,很难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影响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选取不当,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中涉及许多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有的可以直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化学学习本该是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的是基本原理和公式的讲解,而对于那些探究性的知识、有趣的化学实验讲解的不多,学生看到的只是枯燥的化学原理和公式,感受不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影响化学学习效果。

(四)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影响化学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理念不断深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促进化学教学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认为让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操作很浪费时间,所以学生只能按着教师的思路死记硬背,学到的只是具体的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为了更好适应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必须自我加压,多学习、多思考,不仅要在观念层面接受新课程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初中生相比于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加之化学课程本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思考、操作、探索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当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完全不需要教師的指导,教师要针对不同化学知识的特点,灵活确定知识的学习方式。如对于“分子”“原子”等物质结构知识,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为辅,把微观的抽象东西转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知识;而对于那些化学实验、需要学生进行探索的知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平台,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自探索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对化学变化的过程形成直观的认识,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习得知识,而且对于合作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强烈学习兴趣的支撑,学生会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来进行学习。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综合运动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学生汇报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以及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课程的奇妙。例如,在学习磷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做磷的燃烧试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找到白磷与红磷的区别,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总结好的知识点。

另外,还可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拓展性思维。对于有些化学反应,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写、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阶段,要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索中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可设置家庭小实验:在厨房使用米醋和蜡液等材料制作“雕花彩蛋”的活动,来增加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手欲望,锻炼学生实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为学生主动探索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种思维习惯、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在促进知识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化学教师要让学生从事物的变化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让他们知道化学学习中也蕴含着生活。例如,在学习了碳酸根遇“碱”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后,可以安排学生自制汽水的趣味活动: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再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这样学生可以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启创新性教学,将化学教学回归到生活之中,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 耿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

[2] 汪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