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09-25 10:25杨之华
赢未来 2018年3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生活化

杨之华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兴趣入手,对如何在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和课后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一些基础运用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生活化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要了解家庭、了解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性格特征等,使学生对教师有"向心力"。教师应经常找学生谈心,参与学生的有益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敬其师而信其言",从而达到热爱政治课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枯燥无味,是因为绝大多数教师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使学生把政治课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等同起来,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座谈,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选题,自己寻找伙伴,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得出结论,这样,比教师的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意义以及与其他规章制度的区别。在讲解完法律的意义后,教師可为学生例举几个例子:(1)违反学校的规定,迟到早退。(2)违反商场的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3)违反公共治安条例,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然后问学生哪一条属于违法行为。这样通过生活例子的融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违法的概念以及法律与一般性规定的区别,使学生从好奇到参与,从想学到乐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掌握知识也快捷得多了。

三、抓住社会热点话题,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感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紧抓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及时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消化理解学习内容,在生动活跃的教学中,轻松易学的氛围下愿学、爱学、善学,也才能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抗击非典斗争中,有人谎称自己感染非典病毒,企图制造混乱,害得人们虚惊一场,此类行为是否违法?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有非典患者不愿接受隔离治疗,恶意传播非典病毒这种行为是否犯罪?教师抓住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从中穿针引线,让学生感知课本知识点,悟出道理。时事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时事政策的教育,随时随地穿插讲解时政要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敢于实话实说。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坦然从容又有艺术性地应对,让课堂重现"焦点访谈"。如面对学生提出"对疑似非典病毒可疑者采取隔离措施,这是否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教师要因势利导,并指出这并没有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可见,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让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思品书"的书呆子,而让学生变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莘莘学子。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思想品德课的趣味。

四、根据教学条件,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规范其行为习惯。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实践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建立开放、活跃的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教学环境的创设。首先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对于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其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喜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隔着厚厚的交流屏障,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却只有被动参与的份儿,这种不平等的教学关系,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并不能形成信任,针对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树立“生本理念”,围绕着学情,设计课程内容,并主动与学生交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这样在情感沟通中,师生才能够打破身份的隔阂,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敢于达到说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解青少年在遇到侵权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要找父母为自己维权,有的学生说可以直接到相关部门投诉,还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直接起诉到法院等,针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从法治的角度进行一一讲解,从而为学生强调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评价模式的调整,避免用单一的试卷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产生需求,才能形成足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慧鸿. 初中思想品德课宪法教育探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01):78-84.

[2]刘德东.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3]张丙圣.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J]. 学周刊,2017,(24):27-28.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