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

2018-10-21 05:46宋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言沟通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宋楠

摘 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由教师率先发起,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合作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语言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养成教育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语言沟通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需要做好师生互动工作,保证在教学期间,提升师生的互动效果。当前,小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有所提升,对于教师的语言掌握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且小学生的词汇量迅速增加,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孩子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借助着教师的基础引导和启发从而在小学阶段中更好的掌握这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

一、师生互动过程中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会含括广泛的内容,其中不乏很多各式各样的奇闻轶事,林林种种的社会现象,且其中的任务形象很多,包含真实情感,在此期间,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合理开展课本内容的把握,在自己消化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将内容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表面意思,还要适当的向学生传达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文字中的感染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投入课堂学习的充分热情。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都不成熟,从而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事情的思维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师生的互动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语言及其含义。而当今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的时代,新兴事物、语言层出不穷,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学生接受能力较高,所以,在课堂上想要和学生沟通一个网络上学来的新词时,不能针对课堂词语进行更新,无法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共鸣。

2.语言沟通模式单一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把自己定位为课堂中的主导者,把学生定义为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很多时候课堂中的互动都是一问一答的模式,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已经不符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3.缺乏良好的互动语言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忽视课堂中沟通语言的使用,不能合理使用科学的沟通技巧方式,经常在课堂教学期间运用指令类型与总结类型语言对学生命令,无法开展课堂互动,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办法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影响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

三、提高师生互动中语言沟通的效果

1.充分了解学生,筛选最佳沟通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方式与教师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互沟通前要多准备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每天谈论的话题,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三袋麦子》和《孙中山破陋习》这种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教学的方式,找到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表现的教学方法,如将课文改成情境小剧场,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片段,自己分组排练,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揣摩教材故事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以及特点,更好的诠释人物特征。在表演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剧情中,设身处地理解文章内涵,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创建表达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表达平台,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当然,要做到这些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备课,掌握课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爱好兴趣,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需将文章中重点与难点内容融入其中,利用疑问教学方式、发散性的教学方式与铺垫类型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下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引发兴趣。如《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来设计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重新创编哪吒闹海的番外等等。

3.改变师生互动中的语言

教师在师生互动中要注意改变传统模式中语言沟通方式,改变教师主导者和学生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定位,使真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提问方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为学生“量身定制”问题。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比如“你的回答很新颖、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再仔细想想还会有更好的回答”[1]。

4.加强语言技巧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例如:在讲解:“做一片美的叶子”课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共同朗诵文章,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调使得学生能够进入到童话氛围中,并提升学生的互动意识[2]。在此期间,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技巧,还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互动氛围。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3],教师可以让学生听这首歌曲,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既欣赏了船上的风景,又体会到了乔羽爷爷当时创作的深层情感。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与小学生之间进行语言方面的互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氛围的活跃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期间,可以启发学生的额思维,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开启学生智慧作为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让师生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有所收益,以達到“双赢”的良好结果。

参考文献

[1] 蓝亚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语言沟通的探索[J].才智,2017(12):91.

[2] 李婷.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2.

[3]陈田田.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6(19):65.

猜你喜欢
语言沟通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探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