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18-11-17 06:06王慧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艺术性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王慧

摘 要:科学知识是严肃的,但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如何使物理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使课堂更高效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教师可从“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和物理情景设计的艺术性”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56

一、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一)问题设计的艺术性

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该围绕教材构想好的,是对课堂教学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要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所以,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方式,讲究一定的艺术性,这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才能解决学生不想思考和不愿动脑的问题,才能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接受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学经验表明: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只有在带着问题学的同时才能唤醒注意力,才能更加深刻、牢固、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提問方法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既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魅力,又能推进课堂教学的良好展开。首先,在新课导入和检验复习成果时,可以采用自问自答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提问方法,教师在设计出问题时,要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用恰当而幽默又风趣的方法,加上有效的启发式的提问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环环相扣。教师在处理知识点时,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时间,使课堂气氛更热烈,学生的思维更敏捷。其次,教师在把握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深入学习小组,用对学交流的方法提问,尤其是在课改中小组自主互助学习中,通过学生两人一组对学,相互提问、相互质疑、解决问题,收获很大。万一在对学互动中学生遇到“卡壳”,则要放大范围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使学生达到思想共识。

二、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更要注重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而具有魅力的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中,除了语言要形象、直观、准确,具有规范性、科学性、逻辑性外,还应该讲究另外一些具有艺术性的特点。

(一)具有魅力的语言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具有魅力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备课中备讲解哪个知识点时,就应该巧妙地选择好用哪些散发着艺术气息的语言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加上上课时,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动人而有魅力的语言来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学生,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课堂才会生机勃勃,耐人寻味。当然,具有魅力的语言必然要充满智慧,如果语言缺少了智慧就如同大地缺少了阳光,多了些暗色,少了些明媚,也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无味,这样,听者也会失去乐趣,何谈效果?只有充满智慧的语言才有魅力,才能耐人寻味。所以,具有魅力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又能为推进新课改的有效课堂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语言的魅力确实是很强大的,只有亲身体验了才会感到有无穷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幽默趣味的语言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奥妙。如何使语言为物理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呢?这就要讲究语言的幽默趣味性,用幽默而充满智慧的语言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用幽默的语言讲幽默的小故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到好处的“小故事”更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进程,其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开阔了思维空间,使他们听得起劲的同时,会带着有深度和广度的思维来感悟知识。从而也就能把知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幽默趣味的语言还体现在教学中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都要恰到好处,有的地方应该做到“夸张”的高或者低,做到抑扬顿挫。声音长时间太低,语速太慢,学生没精神;声音太高,又觉得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也是听的昏昏欲睡;语速太快,学生会反应不过来,听得很吃力,甚至会放弃听。总之,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需要自己长时间的慢慢摸索,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艺术感。

三、注重情境设计的艺术性

物理情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因此,设计好物理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高效地学习,从而达到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情境:在装水的水槽中放一个用塑料纸剪成的,贴在塑料泡沫片上的鱼,让三个学生用细钢丝刺水中的鱼,学生认为眼睛看到的鱼的位置就是实际鱼的位置。当教师把泡沫片提出来时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在此,教师说: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走进“光的折射”的知识殿堂。这样的引入,能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活化物理情境的创设如此,还可以用虚拟法创设物理情境。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围绕虚拟情境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如在解释惯性现象时,播放模拟车祸的课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加深对惯性的理解。此外,还可以用重组法创设物理情境,就是将原来几个单独的情境进行组合,使呈现出来的情境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中,重组情境:在原来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沸腾时下部的鱼却安然无恙。现象出乎意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马艳.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4).

[2] 孙琴,龚小平.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J].中学物理,2012(16).

猜你喜欢
艺术性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