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时事资源 发展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

2018-11-28 07:35樊伟高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时事视野品德

樊伟高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麒麟小学,广东广州 511455)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方便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知道很多新鲜事。但是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引导,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不利于主体人格的塑造。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时事资源,帮助学生认识这些时事。此外,引入时事资源,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世界,开阔认知视野,尝试学以致用,学会明辨是非,促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帮助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达到培养学生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的目的[1]。

一、抛砖引玉,认识社会世界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虽然也包括一些新闻等教学内容,但是受教材编写时间、出版时间等的限制,这些教学内容可能会距离当下时间较远,有些过时。因此我常常会根据教学主题寻找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并将其加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当今社会和世界。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文明的曙光》这一课时,在为学生简要讲解完几条古老的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河流以及四大文明古国之后,我向学生提问:“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相比,我国有什么特点?”学生略做思考,很快就有了答案:我国的历史从未中断,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只能被称为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古巴比伦。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然后,我又向学生解释了“炎黄子孙”这一名称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炎黄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我为学生介绍了2017炎黄文化艺术节以及炎黄艺术馆等相关新闻,新闻中详细介绍了活动内容和活动意义,展示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调动了较多群众的参加,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学生也由此体会到了炎黄文化对我们炎黄子孙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仅仅采用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对当今社会可能会形成一个相对滞后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时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或更新对社会世界的认识。

二、适时拓展,开阔认知视野

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因为篇幅等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佐证主题所提供的例子可能只包含国内的或局限于某个领域的。因此,我会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适时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在世界舞台上》,这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史。这是一段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学习这段历史不仅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会使学生学习到国与国之间交往的规则。首先,我以万隆会议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爱好和平和广交益友的品格,学习了我国提出的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联合国这一组织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最后,我为学生介绍了中外民间的交流活动以及近年来的外交活动。这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资源。因此,我在这堂课中引入了“在‘中美友谊屋’中感受中美民间友谊”“‘中法文化之春’活动”“中德双方合作举办‘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等时事资源。学生体会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各方面的密切交流。

通过课上的适时拓展,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形成了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借助时事资源,学生的认知视野更加宽阔,各种情感也得以丰富和升华,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发展[2]。

三、分析案例,尝试学以致用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了解时事资源来认识社会世界,开阔认知视野,而且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尝试学以致用,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3]。因此,我会在课上带领学生对时事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成长中的新问题》,这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亲子沟通在成长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对乐乐和他同学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讨论一些解决办法,也分享一下学生在生活中的烦恼。在学生表述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发现,学生是意识到要与父母沟通来解决问题的,而且学生的烦恼也有一些是父母造成的。然后,我向学生解释,其实有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父母总是期望你们可以独立处理一些事情,或者把事情做得更好,当你们与父母的期望相左时,父母可能会有一些激烈的反应,这时要做的就是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随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最后,我引入了“留学生发万字长文与父母断绝关系”这一时事资源,让学生分析,王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父母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并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提出当他们遇到相似问题时应如何解决。学生发表了很多意见,也一致认为不管是和父母还是和朋友,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尝试学以致用,利用课堂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掌握一些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社会。

四、旁征博引,学会明辨是非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判别时事事件,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曲直。因此,在上课时,我会注意旁征博引,帮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从统一到鼎盛》,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以及其采取的巩固帝国统治的措施和这些措施给后世带来的影响。首先,我在带领学生分析统一前的背景后,与学生共同探索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大意义。然后,我让学生讨论秦始皇所采取的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对后世的影响,并且为学生介绍了历史人物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秦始皇的功和过。最后,我为学生举出了很多最近一段时间现实中发生的例子,如旅客不按照景区指示爬山被困、景区老虎伤人事件等。学生固然对这些事件无法做出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出人们行为的正误。

经过我的旁征博引,学生学会了明辨是非,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面对社会上发生的时事热点事件时,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有自己的认识,而不至于被网上的舆论带偏了思路。

结 语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抛砖引玉、适时拓展、分析案例以及旁征博引等方式,引入时事资源,可以让学生对社会世界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认知视野得以开阔,尝试学以致用,学会明辨是非,从而培养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这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巍.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时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周刊,2017,(19):173-174.

[2]严暑玲.他山之“时”可以攻玉——品德课引入时事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08):78-80.

[3]娄鼎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时事资源”的引用策略[J].新教师,2014,(05):57-58.

猜你喜欢
时事视野品德
时事半月谈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武文宝:品德传承三晋文化 精心酿造善美智爱
时事政策
视野
品德
真相
《时事联评》第一期“南海风云”评选揭晓
视野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