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

2018-11-28 07:35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回收站生活化信息技术

田 瑜

(江苏省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江苏常熟 215500)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成为小学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接轨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设计的生活化,让课堂直接面对生活,回归生活,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具备深刻的生活意义[1]。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首先要萌发学习的意识和情感,然后才会主动地掌握所学知识。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都很小,生活体验不足,要想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着实有些难度。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愉悦地进入探究问题的模式。

例如,在教学《认识“我的电脑”》一课的时候,其中涉及信息的存储与整理知识,为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上课开始就展示一个凌乱的房间,然后提问:“哪位同学能帮忙整理一下?”这时有人自告奋勇。教师又提问:“那么,你打算怎样整理呢?”学生流利地回答:“我会将衣服叠好,放到衣柜里,再把书本放在书架上,玩具放在箱子里……”“你做得真好,物品要分类摆放的。老师也有一个小房间,是我的文档,它在我的电脑里。下面我们就看看老师是怎样整理我的文件的。”就这样,教师以“整理房间”这个生活场景进行导入,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容易理解,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由此可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化情境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精心设计他们喜爱的生活情境。

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生活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Scratch《移动和旋转》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让马戏团的小动物移动和旋转起来。学生一听来了兴致,平时大家最喜欢看各种表演!热闹的马戏团也不例外,那怎么能让动物动起来呢?看着学生一脸茫然的样子,教师可以展示小狗走钢丝的例子,并进行课堂引导:“在Scratch中,我们之前简单认识了不同的命令积木,那你们看小狗使用了哪些积木呢?下面大家就打开Scratch,一起试着找到这些积木,搭起来看看吧!”就这样,学生愉悦地开启本课的学习旅程,认真地研究起来。

可见,小学信息技术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生活,生活化目标的确立,可将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有的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充满生活气息,还更加趣味横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化经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将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活化,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对学生以前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与挖掘,并将其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将生活经验作为一个参考,运用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整理文件》一课的时候,当介绍回收站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设置一个动画过程,当教师清空回收站的时候,让学生的心也跟着忽闪一下,用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在脑海中自主地思考这个问题:“回收站是干什么用的?文件一旦放在回收站还可以回来吗?回收站清空以后会怎样?”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揭晓答案:“回收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桶,文件放在里面的时候,就相当于把东西放在了垃圾桶,还可以捡起来。但是当你清空回收站的时候,就像将垃圾倒进垃圾车,再也找不回来了。”这时,学生出现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深刻地理解了回收站的用途。

一个小小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新知识,可见它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很大的。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收集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它用于课堂教学中,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有生活气息。

四、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提高信息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为学生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一课的时候,学生对这种网上写信的方式很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利用E-mail知识,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每逢节假日、学期结束后或是开学初,都要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通过网络祝福父母、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让相关知识得到巩固,还加强了学生与父母的交流。

可见,在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选取有价值的生活实例,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五、设置生活化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信息技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手段。教师要努力挖掘一些有实际价值的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求答案,印证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教学《微博交流》一课的时候,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内容的讲解与学习。微博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微博账号的申请以及使用方法。由于小学生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们对微博日志的使用及评论更加感兴趣。这样在学完这节课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周在微博上传送两三篇文章,可以是自己写的作文,也可以是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等。学生对这项任务非常感兴趣,小小的微博空间承载了他们太多的美丽梦想,不仅无形中让学生操作电脑的技术变得更加熟练,还加强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与探讨机会,让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效果得到质的提高。

生活化的课堂作业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还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深刻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活化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总之,生活是学习的起始点,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学习,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充实信息技术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具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于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作用[J].中小学电教,2017,(12):65-66.

[2]吴宁.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1):41.

猜你喜欢
回收站生活化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自动清空回收站的几种实现方法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神奇裁缝最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