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初探

2018-11-28 07:35杨根红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光班规笔者

杨根红

(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浙江庆元 323800)

引 言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来纠正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每个教师的必备功课。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班级制度要求自己,律人先律己,起好带头作用,而且要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实施规范性的班级制度[1]。笔者根据多年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经验,从“心”的角度来进行班级管理研究。

一、民主之心促进师生和谐

真正的民主教育不是嘴巴说说,而是用教师的心赢得学生的心。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条件,更是教育的核心要求。为了实现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做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学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笔者在一次主题班会课中举行了“有奖征谏”活动,让学生抓住这个机会说出对班主任或班级管理的建议。小学生心思单纯,刚听到这个问题时比较害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会儿之后,开始踊跃提出自己的建议。小睿说:“老师,你刚带我们的时候喜欢给我们讲笑话,但你现在基本上不讲笑话了,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小润说:“老师,咱们班的班干部都是你指定的,这样不太好。”小熙说:“老师,你现在对我们都没有耐心了,我们一犯点错误你就对我们严厉批评。”其他学生看到这些同学积极发言,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建议,直到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主题班会中来。最后笔者总结:“谢谢同学们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听了同学们的建议,老师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会认真考虑同学们的建议并付诸实际行动的,把我们班塑造成一个温馨、有爱的班集体。”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愿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这样的班级才是民主的班级,才会不断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亲密关系。

二、约束之心打造优秀班级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学生养成八点到校后就开始自觉早读的习惯,笔者开始制定迟到就要“惩戒”的规矩。小宸常常迟到,笔者虽然每次都会对他进行严厉批评,但小宸依然我行我素,而且每次都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于是,为了防止其他学生效仿这种不良行为,笔者和班级学生一起定下一个班规:每位同学要是迟到一次,就要在晨会课上进行三分钟陈述,说明迟到的理由,让全班学生一起帮他分析缘由,说明迟到的负面作用。由于制定班规时小宸也是参与者,因此这样的班规效果非常显著。第二天早上上学,小宸准时到了教室,之后再也没迟到过。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非常严格地遵守这个班规。小学生犯了错误光靠教师喋喋不休地说教是不行的,通过制定班规让学生意识到责任,严格约束破坏班规的行为,打造一个健全的班级制约机制,形成一个学风浓郁、遵守纪律的班集体,促进全体学生取得共同进步。

三、大爱之心感化学生心灵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心和关心,用火热的心肠去感化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搭建爱的桥梁。笔者班上有一名叫小臻的女孩子,年幼丧母,父亲再娶,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她变得不爱与人说话,性格十分内向。笔者通过和小臻的交流以及去小臻家家访,逐渐找到她性格内向的根源。没有钢笔和铅笔了,笔者替小臻买几支,没有写作业的本子了,就送给她几本。笔者还给小臻订购了学习的报纸,下雨下雪了,让其他学生送小臻回家。小臻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班主任会特地给她开小灶补课。班主任的种种行为,使得小臻感觉到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渐渐地不再那么沉默寡言,开始愿意和其他学生一起玩,上课也爱回答问题,性格开朗了不少。班主任只有在内心对学生充满热爱,把爱作为教育的基础,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信任和爱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豁达之心拉近师生距离

勇敢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指遇到困难时能迎难而上,而且指当我们出现错误,冤枉了别人能够勇于承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亦当如此,而不能因为爱面子就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甚至摧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师生关系的不断恶化。

笔者在接手三年级二班之前,就听到很多老师在办公室议论这个班级有个叫小光的男同学,不仅上课爱捣乱,而且经常被班里其他学生告状爱拿别人的东西。当笔者教了几周以后,小光就被班里的一个男生指认偷了钱。当时笔者没有对事情进行调查,凭着办公室其他老师对小光的评价就下结论认为肯定就是小光偷的,立马气汹汹地把小光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过了几天,那个丢钱的小男孩告诉笔者,他的钱被自己夹到语文课本里了,现在找到了。当时笔者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不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把被冤枉了的小光叫出教室,真诚地承认自己冤枉了他,希望小光能够原谅自己。说也奇怪,从那以后,小光上课时开始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班主任有错认错的态度,不仅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体现了教师的豁达大度,同时也让学生找回自尊,不断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质。

五、团队之心凝聚师生力量

班主任在做组织者的同时又要做参与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每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和学生一起积极加入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去。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间生成友谊,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互动,形成一个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对班级的热爱。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体育节,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每个年段间要举行一次拔河比赛。在比赛时,笔者为了给班级学生加油,带领啦啦队的队员一起助阵。比赛开始后,双方都使出吃奶的劲儿拉扯绳子以使中间的红布条靠近己方。笔者发现虽然我班参赛的运动员很卖力,但动作没有同步,于是带领所有啦啦队员一起大喊:“一,二,三,加油!”甚至一起做出拔河的姿势。在笔者的指挥、啦啦队员的加油呐喊下,红布条被扯到我们的一边,我班赢得了比赛。这场比赛让我班学生意识到班级的力量最大,不仅让学生间的友谊更加深厚,而且也让班主任意识到要多组织学生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不断让学生意识到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结 语

总之,班主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班集体的引领者、组织者,要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品德、人生观等因素熏陶自己的学生,教会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发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打下基础,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

猜你喜欢
小光班规笔者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老师,别走……
小光
神奇的班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班规“七问”
楼梯扶手不是滑梯
太阳对地球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