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8 12:31
小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术课课程设计美术

苏 欣

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实施中,设计有很多种体现形式。教师既可以针对课程特点,结合特定课程及相应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施的组织与设计,也可以有意识的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对于学生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的培养,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将设计和美术课的教学进行紧密结合,无论是课程实施的设计,还是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激发与培养,这都可以让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更加丰富立体,新颖多样,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一、利用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设计的实施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能够发挥预设功效的依托,也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也越来越多元,有更多实用工具可以成为教学的辅助。教师在组织课堂和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与发挥这些工具的辅助作用。比如,透过多媒体教具的引入,丰富原有课堂,拓宽学生认知,透过将大量课外的素材、信息和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构建才会更好的达成。教师在利用各种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和教学内容及教学主题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要让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程度更高。这样才能够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基于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来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让美术课教学的预设目标可以更好的实现。

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确实可以很大程度提升课程设计的综合质量。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利于把图、文、色按照奇特的设想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艺术设计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开发利用,更有利于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立足民族文化精神,大胆创新,才能让美术课的教学绽放更多色彩。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基本的设计理念,这是决定一堂课整体基调和教学实施效果的依托。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课程设计能力,善于充分利用各种实用的辅助工具,推动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化解,让学生在美术课的学习中自身学科素养有更大提升。

二、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想情感教育

美术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绝对的学科教学重心。在实践这些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探寻不一样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可以透过美术课的教学融入对于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这一点很有必要。不少课本中呈现的教学内容都具备较为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观看与赏析那些伟大的画家和艺术家的作品时,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审美体验,这往往也是对于学生民族情感的一种激发。教师可以透过这类典型作品的教学,在课堂上设计融入思想情感教学的实施方法。在学生的认知还没有充分建立前,可以对于作品赏析的方法及视角给予引导,让学生正确解读作品,抓住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核。随着学生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感受力的一点点提升,可以鼓励大家自由表达对于作品赏析的见解与体验,让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更为开放多元。

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想情感教育,这需要教师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题材和内容作为教学范本。如徐悲鸿的作品《风雨鸡鸣》,这就是一幅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作品。这幅画作中一只昂首站立的公鸡,不惧风雨,面向东方鸣叫,暗示当时中国的黑暗,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行,表达画家对光明的强烈向往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徐悲鸿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民族危难之时激发人们奋起救国的光辉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分析与解读这幅作品,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画作技巧使用上的精妙,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透过这幅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这样学生对于作品的赏析才会更为深入与立体。

三、透过有效教学设计提升美术素养

教师在设计课堂和展开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时,要时刻将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提升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对于小学时期的美术课教学而言,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大家不仅具备基本的美术鉴赏力,也有较好的表达与呈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创作,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范畴。教师可以透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丰富与趣味化课堂,将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融入教学中。同时,还可以设计各种学习游戏或者活动鼓励大家完成。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不仅参与课堂的兴致会更高,大家也能够透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些都是学生美术素养逐渐形成与建立的依托,有了这样的基础后也能够为今后美术教学的不断深入打下铺垫。

如教学《泡泡乐》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可以更加灵活有趣。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找伴组合,利用课外时间在家里、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选择喜欢的方式游戏,尽情享受快乐,上课时组织部分学生表演,利用撕纸、粘贴、绘画等形式再现有趣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小组里、小组间互帮互助,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的方法,是一种更充分的实现对于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模式,这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会让学生的美术感受力更强,形成更深厚的对于美术课程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美术课课程设计美术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美术篇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美术课
找蜡笔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