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产科助产风险防范的作用

2019-02-09 13:38倩,周
关键词:助产医护产科

张 倩,周 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产科是医院风险高发的科室,产妇情况变化较快,助产士是医院的特殊群体,产科护理具有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风险高等特点,对助产士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产科护理管理已不能满足目前卫生管理领域的要求[1]。同时伴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越来越注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提高产科护理效果,成本控制服务,实施创新的以人为本产科优质服务模式,PDCA循环管理是近年兴起的一种管理服务模式,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特点,可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本文主要探讨PDCA循环法在产科助产风险防范的作用,为降低产科助产风险提供合理的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 方 法

1.1 方法

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产科科室内实施PDCA循环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个阶段来进行过程监控与质量管理,步骤如下。

1.1.1 计划阶段(P阶段)

(1)首先回顾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我院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动员全科护士查找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2)经过整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包括护理操作不熟练及专科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物品和药品管理不善以及护理制度的执行和规范不健全等;(3)在我院产科成立PDCA管理小组,任务分配到个人,定时举行小组讨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3]。

1.1.2 执行阶段(D阶段)

(1)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专科仪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入院评估和病情观察;(2)规范交接班制度,设置专人每日清点、护理,保证随时可以使用;(3)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服务思想加强护患沟通;(4)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紧急预案和流程;(5)加强培训,组织护士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提高护士的责任心[4]。

1.1.3 检查阶段(C阶段)

(1)PDCA小组负责人定时检查,查找不合格原因,完善护理质量;(2)将评定结果直接绩效工作挂钩,达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的目的。

1.1.4 处理阶段(A阶段)

(1)PDCA小组负责人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全面的讨论,追踪评价落实的情况;(2)继续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 评价标准

比较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软件18.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率比较

PDCA管理前产科助产风险发生情况包括:用错药病情观察不详2例,药品未认真核对2例,产程观察不详1例,产后大出血1例,医护记录不详6例,护理纠纷4例,总发生16例;实施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情况包括:用错药病情观察不详1例,药品未认真核对1例,医护记录不详4例,护理纠纷3例,总发生9例。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率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产科是医院风险高发的科室,产妇情况变化较快,助产士是医院的特殊群体,产科护理具有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风险高等特点。PDCA循环管理是近年兴起的一种管理服务模式,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特点,可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表明,PDCA管理前产科助产风险发生情况包括:用错药病情观察不详2例,药品未认真核对2例,产程观察不详1例,产后大出血1例,医护记录不详6例,护理纠纷4例,总发生16例;实施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情况包括:用错药病情观察不详1例,药品未认真核对1例,医护记录不详4例,护理纠纷3例,总发生9例。PDCA管理前后产科助产风险发生率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在产科助产风险防范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防范风险,降低产科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助产医护产科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