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2019-02-19 03:14张建荣毛娅楠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观乡土马克思主义

张建荣,毛娅楠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1]41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又谈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2]19“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20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乡村文化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与“魂”。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的精神实质,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我国具体实践,对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基于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众多学者对乡村文化振兴展开积极研究,形成了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研究成果,这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视角集中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研究、结构研究、历程研究、路径研究、实证研究等方面。首先,主体研究。部分学者坚持农民主体思想,提出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因而亟需加强农民主体的文化权利保障;[3]徐顽强等人则较为重视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现存困境、具体对策进行了说明。[4]其次,结构研究。以乡村振兴的五大内容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乡村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粘合剂与内生源动力”。[5]再次,历程研究。罗志峰从思想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原则层面、价值层面、文化发展层面、资源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梳理,以期助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6]此外,路径研究。丁生忠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于有效实现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聚合转换;[7]相雪梅将精准扶贫与文化振兴紧密结合,认为应实现“教育扶贫,振兴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建设良好家风,促进乡风文明”;[8]吕宾为乡村文化重塑指明了基本理路,认为乡村文化重塑应从“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几方面着手;[9]吴理财等人认为应以乡村文化治理为主要手段,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支持。[10]最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日益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热门领域,王宁基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探索,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11]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学者从文化社会学、乡村文化景观、治理转型等众多研究领域展开论述,为本文研究打开了思路。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结合研究有待拓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文本研究、比较研究、价值研究等领域。首先,理论研究。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溯源进行了探究,从康德、摩尔根、维柯等人的具体理论中探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12]其次,文本研究。有学者立足《共产党宣言》的经典文本,将剖析文本、挖掘理论、创新理论视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力武器。再次,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研究也较为广泛,高尚指出,“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13]还有其他学者从文化强国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视角,着重针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基本立场与主要原则,灵活应用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过程,为实现其振兴效能提供理论指引和价值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内在契合性

(一)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立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人的创造性活动视为文化产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学理论中,文化创生于人改造自然物的实践活动,是“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有机统一,并且物质资料生产“是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基本的、初始的条件”。[14]24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强调物质生产对思想文化的决定作用,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2另一方面,重视文化的能动作用,指出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集中反映,对物质生产具有双重导向功能。

乡村文化是“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16]33乡村文化的发展受制于乡村整体发展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由乡村物质状况所决定;然而,乡村文化的滞后发展又对乡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制约乡村民众的思想素质,影响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全方位振兴乡村社会,就要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带动作用,重新激发传统乡土文化对乡村民众的积极导向,发挥优良乡村文化对乡村社会发展的能动促进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内含深刻的唯物史观立场。

(二)人民立场:价值取向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取向是人民立场,认为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享用者,并将实现人的精神解放视为文化的首要功能,因而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有着密切影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服务于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旨在激发无产阶级摆脱政治和经济压迫的精神觉悟,打破人对人与物的依赖,通过文化实现“人化”和“化人”的双向塑造,从而实现精神解放,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可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1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建设的共同遵循。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以广大乡村民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乡村民众的精神重建和现代化发展为最终指向,并将新型农民作为振兴主体、创造主体、实践主体。通过发挥乡村民众的集体合力,实现传统乡土文化的大力振兴,同时以乡土文化为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让广大乡村民众共享文化振兴成果。因此,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立场。

(三)科学理性:文化立场的契合性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无产阶级创造的精神产品是科学理性的进步文化,而科学理性的文化成果则是在不断地理性批判过程中孕育而生的。《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7]471这揭示了社会文化的阶段性特征,需要在理性批判中赋予其合乎时代发展的新内容。通过对封建社会的专制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资本逻辑作出合理批判,揭示以往文化观念的进步意义及其对人民群众精神压迫的实质。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旨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塑造乡村民众精神品格,并用科学理性的先进文化助推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以应对乡村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精神危机。传统乡土文化中包含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资源,但其中也存在大量陈规陋习,蕴含着诸如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婚丧嫁娶中的低俗化倾向,这些文化糟粕影响着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因此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将科学理性作为文化选择指向,力求以优秀文化资源为精神动因,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振兴,同样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的进步立场。

(四)世界视野:文化格局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文学看作历史趋势,揭示了精神生产的世界性,这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借鉴奠定了理论基础。“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8]404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乡村文化的封闭性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6]因此乡村文化的世界视野是其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立足于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力求在广泛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价值,为其它国家的乡村文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将本土优秀文化资源与外来有益治理方案统筹于振兴过程,在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的同时,以开放心态包容多元文化,积极借鉴世界其它国家乡村文化治理的有益成果,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开拓资源。以此为基础振兴乡土文化,推进乡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弘扬,从而也能够为世界其它国家的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因此,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坚持世界眼光,充分借助中西优秀文化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治理方案,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奠定认同基础和支持力度。

人的活动尺度是指人在一个空间内的进行基本活动的尺度。在专业教室中,一般使用者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室内的活动主要有授课、听课、绘图、站立、行走、讨论、制作模型等。但这些活动的基础实际上就是站、坐、行三种。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蕴涵

乡村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传统根基,是社会主义繁荣兴盛的重要保障。因此坚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发挥乡土文化的多重功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义。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地区的认同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各个历史时期所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指导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将其科学运用于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际,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

首先,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多元文化思潮借助网络、宗教等各种形式在乡村社会传播,对当前乡村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乡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乡村文化振兴,是马克思主义进基层、进群众、进头脑的有效方式,能够增强乡村民众的国家认同,有效抵御异质文化的冲击。其次,有利于增强乡村民众的文化认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立场作为基本原则,从而生产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的文化产品,有助于增强乡村民众的精神归属感,增强对乡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感是凝聚文化共识的必然选择。再次,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源自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文化问题的深刻理解和阐释,因而乡土文化的繁荣振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贯彻和实践,是纲举目张、同向同行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落到实处。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而中华文化立场则是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操守。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语境共存共融的重要途径,是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的内在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提升乡村文化发展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先进品质指导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有效激发传统乡土文化的活力,重塑乡村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根基。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导向。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能够实现新时代历史方位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地区的积极导向作用。再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立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传统乡土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风俗习惯内化于乡村民众,群体交往遵循辈辈相传的固定原则,乡村民众有着较为强烈的情感归属。随着现代化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的趋城市化,传统乡土文化正在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逐渐消解。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乡村文化振兴,是增强广大乡村民众对本土文化认同与自信的关键途径。

(三)提升新时代乡村文化的产业竞争力

文化与经济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前者对后者具有能动作用。因而乡村文化发展能够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乡村文化产业化则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力量。通过刺激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保障。

首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主要抓手。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立场相一致,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最终指向是“新型农民”的培育,即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的乡村建设者。通过现代新型农民培育,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以农民的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资源支持。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和竞争优势,是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文化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再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塑造新型农业经营队伍的内在要求。新时代需要“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19]10以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队伍建设需要以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则把基础教育的纵深推进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队伍质量。

(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蕴含的和谐原则,既指向多元文化的协调发展,也强调先进文化指引下社会关系的和谐共处。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和谐原则指导乡村文化振兴,既有助于乡村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协调,也有助于以文化塑造人的精神品质,规范人的行为方式,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首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实践的有效途径。乡村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层领导力量,是协调乡村社会利益关系的主要机构。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振兴乡村文化,能够有效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乡村民众的整体素质和自治能力,是乡村基层自治机构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其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文化视为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手段,恩格斯曾说过“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20]97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历经三千多年,围绕对道德本原、人性善恶、义利之辨等问题进行探讨,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智慧和行为品格”。[21]因此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加强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是营造文明乡风的积极举措。再次,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乡村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资源挖掘、文化共享等过程需要法治保障,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过程需加强乡村社会法制建设,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外力约束。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重塑乡村地区文化自信的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立场、原则、方法导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从而促使乡村文化发展实现党性与人民性、传统化与现代性、本土化与全球化等相互统一与融合。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文化振兴主体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终极指向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发挥乡村民众在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建立乡村民众挖掘、应用、振兴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长效机制。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最初倡导者、实际践行者。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完善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体系,为乡土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其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乡村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贯穿“双主体”原则,将乡村民众作为文化振兴的主力军与享用者。大力培养专门的乡土人才,发挥文化工作者在振兴过程中的带头作用。通过“三农”题材的大众文化,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将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与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结合,以此满足乡村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增强乡村民众的思想共鸣,让乡村民众在具体实践中增强文化归属感。再次,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基础,青年人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群体。随着乡村年轻一代外出务工现象的增多,城市的文化环境将会削弱乡村民众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认同。因此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通过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农民综合素质的现代化转变,引导乡村民众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知,既反对全盘文化复古,也反对文化虚无主义。通过教师队伍的潜移默化影响,形成对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意识。

(二)贯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振兴立场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追求不同时期、不同背景文化形态的共存共融,将和谐文化作为价值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在坚守本根的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地区发展的群众基础。

首先,传承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其中孕育着丰厚的道德资源、人文精神、乡土情怀。乡村文化振兴要挖掘利用其中蕴含的习俗惯例、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化载体等,以传统乡土文化化民成俗、塑造品行,从而振兴符合新时代主流价值导向的传统乡土文化,保持农村文化系统的独立价值。其次,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是新时代传统乡土文化振兴的价值导向。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乡村民众生产生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从而缓解乡村现代化带来的精神危机,为乡村文化振兴营造良好氛围,以此在多元思潮中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文化立场、提升文化自信、加强文化独立。再次,促进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体现了不同价值选择,前者强调价值性,后者强调工具性。但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现代化的精神标志,也应在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加强城乡文化要素互动,将现代文化要素中的有益因子融入乡村文化,从而真正实现传统乡土文化的时代发展。

(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文化振兴形式

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做出积极肯定,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2]100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造作用,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首先,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传统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的发展形态,提高文化创新力度。通过“微文化”形式传播文化理念,拓展“互联网+文化”形式的受众面积,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密切融合。同时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作为文化创新的人力资本,加强系统化培训,塑造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其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物质支撑,应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文化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内部优化,发挥优势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用,生产高质量的特色文化产品,以应对城市化中乡村文化日益消解的危机。再次,以本土文化资源创新产业品牌。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产业的突出竞争优势,应立足于村落文化建筑等乡村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民众主观能动性,创新乡村文化品牌,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作能给乡村民众以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优秀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业化与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相结合、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筹;但应对文化过度商品化的市场行为及时给予批判与引导,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立足国际视野,内外统合振兴乡村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揭示了世界文化发展运行的普遍规律,并指出世界文化交流借鉴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放眼国际文化格局,深入研究世界其它国家乡村文化治理的成功经验,从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借鉴中提升乡土文化优越性。

首先,吸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的成功经验。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应将具体国情与外来有益经验充分结合,优化振兴策略,提升振兴效率。例如,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范例,其突出优势在于以国家激励政策带动乡村建设活力;而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的有益作用,并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备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这些国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也是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中国所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其次,积极促进中西方有益文化因子的融会贯通。传统乡土资源既是乡村文化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所具有的文化基因。外来文化成果则为乡村文化的有力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立足国际舞台,加强文化包容共鉴,将挖掘内在资源优势与吸收外来有益经验同时并举,丰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资源与路径选择。再次,发展完善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应在我国乡村文化日益繁荣、国际形势逐渐向好的趋势下,关注其它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消解现状,积极探索解决世界性文化问题的有效措施,从而凸显传统文化现代振兴的中国智慧,形成有效塑造国民品格的中国方案,传播乡村文化治理的中国经验。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石,中华文化立场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根植中华文化基因,全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新时代乡村本土文化振兴的具体实际,凝聚乡土文化的价值功能,以此我们才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乡村治理的精神根基。

猜你喜欢
文化观乡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