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上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
——基于网络传播视角

2019-02-19 03:14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舆论群众信息

李 颖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济南250103)

党的群众工作和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媒介,面对人民群众上了网、媒介生态变化、舆论场域复杂等新形势,网上群众路线应运而生,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新途径。学界围绕网上群众路线的研究始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助推了网络问政之后,学者纷纷展开讨论,至今已有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网上群众路线的内涵。目前受到广泛认可的是卿立新在《网上群众路线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一文提出,“所谓网上群众路线,就是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持‘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运用互联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和保持党同网民群众的密切联系。”[1]二是研究网上群众路线的价值与意义。倪明胜认为网上群众路线“必将有力地推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新执政方式方法。”[2]而张雪梅、张郭男认为网上群众路线具有“巩固执政合法性、保证科学决策和正风修廉的网络社会治理三维价值。”[3]三是研究网上群众路线的路径选择。这方面的研究分为三个分支,一种是综合探索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陈海燕认为:“我们党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在:一是体现人民性,这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逻辑前提;二是体现现代性,这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思维转变;三是体现适应性,这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功能选择。”[4]一种是从各界工作的角度探索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如《新型主流媒体如何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以长城新媒体为视角》探索主流媒体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主要途径。还有一些论文从领导干部、党员干部的视角探讨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如《以媒介素养为视角解构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路径》。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已较成体系,网上群众路线的研究在其内涵、意义探索上较为成熟,但是从研究成果看,探索网上群众路线实现路径的论文还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未形成普适性的路径模板;从研究视角上看,当前的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政治学、社会学与党史党建,新闻传播学科涉及较少,网络传播的视角能够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因此,将党的群众路线置于互联网生态环境之下,绝不仅仅是空间的拓展,应在分析总结网络传播规律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实现路径,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根本遵循,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方法论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一、网上群众路线概述

(一)历史溯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在长期革命、改革和社会建设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第一次完整阐述了群众路线,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7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80此次会后,群众路线首次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加入党章。此后,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特征不断丰富着群众路线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新时代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7]到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提出网上群众路线,他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8]201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至此,网上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应势而谋、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将互联网建设成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

(二)时代价值

网上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创新。网上群众路线在内涵、概念上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脉相承,在方法论上则要求党和政府在互联网平台上,收集群众意见并通过分析研究将群众意见化为政策规定等,再到网络舆论场中宣传、解释、引导并检验其正确性,如此无限循环,了解社情民意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立场,而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宣传、引导等具体方法路径则实现了群众路线空间上的创新。

网上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媒介生态变化、舆论场域复杂、线上线下联动等新形势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网上群众路线能够通过互联网即时、高效、赋权等特点及大数据、智媒体等科技的运用,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群众意见建议,激发人民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同时,制定和实施让人民满意的政策,优化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方法,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网上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9]网上群众路线给收集群众观点建议提供了新方法,为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了新路径,为反腐和监督提供了新渠道,为巩固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提供了新方式,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

二、互联网的特征、传播规律与现状

(一)互联网的特征

1.互联网作为技术平台

回顾人类社会历史,每次大的变革都与新技术的出现有密切关系。15世纪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报纸、图书等大众传媒开始出现,人类社会从面对面传播过渡到大众传播时代。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诞生于美国,1983年,TCP/IP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成为全球互联网诞生的里程碑。1989年,万维网(WWW)出现,互联网实现了内容的统一连接,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是其代表,网络逐渐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传播工具。2004年,web2.0时代开启了社会化媒体的繁荣,自媒体不断兴起,大众传媒受到冲击。到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智能媒体的开发应用使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描述的场景成为现实,互联网成为“人的延伸”,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与网络密切相连。

2.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

从诞生之初,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存在的,但在发展过程中,网络逐渐被开发成从内容为中心过渡到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媒介,成为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平台。与大众传播相比,互联网集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信、微博等传播形式,音频、视频、文字等传播手段,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功能为一体。而与大众传播阶段将主动权掌握在媒体手中相区别,互联网实现了用户赋权,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它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多种方式的传播。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以线性为特征,一级到一级逐步传播,而互联网传播则呈现网状传播的特征,传播效果更为多元、全面、迅速。

3.互联网作为社交媒介

大众传媒时代的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者、把关人、引导者而存在,承担着议程设置、舆论引导、娱乐科教等多种社会责任,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部分。而互联网建立着虚拟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方式,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既隔离又连接,隔离表现人们在其中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虚拟的、独立的,用户的身份是以符号为表征的,交往、沟通等一切行为也都在虚拟网络中进行,但这些行为又通过人类影响着现实,虚拟与现实之间因互联网而实现相互连接、渗透、影响,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未曾实现的景观。

(二)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现状

1.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界限的模糊性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10]互联网能否达到公共领域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是,互联网实现了用户赋权,用户可以在任何网络公开的场域表达观点、意见,拥有众多意见汇聚的交流平台就形成一个表达舆论的空间,这保证了用户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激发了人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互联网又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存在的,人与人直接的交流处于相对私密的空间内,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界限却并不明晰,造成舆论混杂、难以辨别,极易出现群体极化等极端情况。

2.网络话语权与现实话语权的非一致性

现实世界中有财富、有地位的人相对于弱者更容易拥有绝对权威的话语权,对同一事件产生的影响力更大。而在网络中,意见领袖占据了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这些意见领袖并非全都是现实中有财富、有地位的强者,许多“草根”能够在某些话题中发出权威的、引人注目的声音,也可能成为暂时的意见领袖,主导事件的发展方向,产生较大影响力,“网红”在直播平台的“带货”行为就是一种话语权的象征,这些“网红”在现实中只是普通人,但在粉丝面前却有创造经济价值、影响舆论的地位。

3.传播的“去中心化”成为趋势

传播的“中心化”指的是传播过程中以某一主体为中心进行信息生产、传播、接受、反馈等活动。大众传播时代,舆论的中心是大众传媒,他们发出信息、引导舆论,是整个舆论场的中心。而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发布信息,政府、企业、媒体、个人都是传播的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大众传媒的优势地位被稀释,作为唯一传播主体在传播方面的垄断权被分散,这就是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现象。互联网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人的分布最为分散、广泛,因此网络传播也形成多个平台、多个节点之间的同时传导,节点与节点之间又通过人与内容实现连接,构成迅速、多极、全面的网状传播体系。

4.情绪与真相的颠倒式传播

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诉诸情感(emotion)和个人信仰(personalbelief)比陈述客观事实(objectivefacts)更加有效。[11]互联网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为主,这种相对私密的传播使得人类天然向往猎奇、冲动、刺激的心态被扩大化,带有情绪的内容远比真正的真相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迅速得到再传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占据所谓正义制高点的传播内容往往容易被更多人认同,真相反而不如这些内容让人感到新奇、有趣、正当、大义凛然,用户受到情绪影响从而忽视真正的真相,形成猜测、谣言、绯闻等不实舆论,给舆论引导增加了难度。

5.在场围观改变了时间和空间局限

1975年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著作《规训与权力:监狱的诞生》中提出“全景敞视监狱”的概念,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12]瞭望塔是环形建筑的中心,狱警能看到所有囚室的动静,囚犯却难预测狱警何时出现,有每时每刻被监视的感觉。互联网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看到千里、万里以外发生的事件,实现时间同步与空间跨越的在场围观,不同的是,围观群众能够看到中心发生的事件并影响事态发展,而中心人物同样对围观群众形成了围观,用户既可以是当事人,也可以是围观者。

三、网上群众路线面临的客观挑战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网上群众路线处于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之中,必然要面对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现状,他们给网上群众路线的实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形成了一些客观挑战。

一是缺乏一个公共领域使群众意见正确集中地呈现。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是一个理想化的政治环境,要求群众必须是理性的、智慧的、批判的,这在后真相时代情绪主导事件进展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但提供了一种汇集社情民意的思路。互联网的用户赋权与开放性为用户之间的沟通和表达提供了便利,但目前这种表达是分散的、情绪化的、非专业的,更难以捉摸的是,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呈现在表面的可能并非真正多数群众的真实意愿,这就加大了网上群众意见建议的整合与分析难度。

二是后真相时代情绪主导的网络舆论更难控场。在场围观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景观,任何事件的发生总从网络开始发酵,在社交网络为主要渠道的传播过程中,情绪往往成为加速传播的催化剂,很多事件一经发生就被好事者冠以各种引发群众情绪的明目进行传播扩散,网民在寻求窥探、刺激、神秘等种种心理动因的驱使下丧失理性,网络舆论离真相越来越远,甚至出现各种目的的谣言等不良信息,线上线下舆论场相连,线上舆论的情绪化、模糊化传导到线下舆论场,干扰事件进展,增加舆论引导难度,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互联网内容乱象造成网络生态环境失调。互联网的开放性、低门槛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这些信息每天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再加上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大众媒体的“把关人”作用被削弱,大量信息未经梳理和管控,造成信息冗余、虚假及不良信息泛滥等互联网内容乱象,由此带来信息的生产、消费与分解的失衡,进一步造成网络生态环境失调,给群众信息收集、舆论引导等带来外部挑战。

四是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使群众与党员干部无法通过网络妥善沟通。互联网纵然带来了各种便利,但对于学习能力差或不具备学习机会的人来说,网络红利仅仅停留在即时通讯上。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所占比例只有0.2%[13],说明党员干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无法妥善表达,另一方面是党员干部不懂沟通,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难以疏通,构成网上群众路线的“拦路虎”。

五是“知沟”效应成为网上群众路线广泛实施的阻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对我国31个省份(含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信息社会发展测评数据研究发现,信息贫困与物质贫困在空间分布规律上呈现一致性,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省份,且在类型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14]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因网络而得到了获取信息更为容易、购物更为方便快捷等红利,但不可否认,仍有一部分贫困、偏远地区的人无法使用网络。正如马太效应所描述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原理,信息贫困会带来物质贫困,物质贫困会造成信息贫困,有网络的群众与无网络的群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知沟”,客观上影响网上群众路线的广泛推进。

四、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应当尊重规律,但也要合理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面对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现状给网上群众路线实施带来的客观挑战,应当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网上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

一是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政策扶持,让更多人享受到网络红利。网上群众路线实施的基础是互联网。目前仍有少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人们没有接通互联网,面临着物质贫困与信息贫困的双重难题,应当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和对有关部门的督导力度,将普及网络基础设施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最大程度的努力缩减“知沟”,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也为网上群众路线的切实展开奠定基础。

二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获取、分析人民群众的意见。当前网络传播以人为传播节点,以各种社交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群众意见的发表是分散的、非专业的,甚至带着各种私人情绪的,无法形成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建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能够将这些意见建议进行整合,再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结论,使分散的群众意见集中起来,非理性的建议变得具有参考价值。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网络爬虫技术,就能迅速、全面地抓取互联网信息并进行客观分析。这使得人民群众的社情民意更为客观、全面与专业,有利于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改进工作,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难题,使群众工作更加走进群众心坎里。

三是构建多点多极的党政传播体系,加强宣传引导能力。互联网传播的“去中心化”规律虽然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但也促进了多种社交平台的繁荣,既有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矩阵,又有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天涯等经久不衰的论坛,如今又涌现出多家短视频APP,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其实是一种新机遇。固然已有主流媒体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党和政府各部门单位亦能够在各个平台建立自己的宣传账号,例如在微博、微信建立政务服务账号,及时发布官方信息,权威解释政策内容,营造亲民、坦诚、为民服务的牢固形象。或者在抖音等短视频APP创建官方账号,通过拍摄小视频的多媒体方式与群众互动,展示政府工作的瞬间,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在场围观”为“在场宣传”。不论在哪个平台,党和政府建立的官方账号都是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应在保证信息真实性、公开性、及时性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坦诚交流、平等沟通、坚持底线等方式进行运营,将党和政府政策及时解释宣传,将群众的声音及时反馈总结,做好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同时,营造一个亲民、朴实、可靠的形象。

四是提升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的是“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5]网络媒介素养是在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能够对各种信息筛选、辨析、理解的能力,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负责任地发布、再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各种社交平台的交往、协作、参与的能力。网上群众路线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途径,作为这个“桥梁”的两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必须熟练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能够理智运用网络表达和传播意见,能够搜集社情民意并进行科学分析,运用网络进行宣传引导等,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顺畅、科学、有效地沟通交流,确保网上群众路线有效运转。

五是加强内容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网络赋权实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而信息的即时性和缺少“把关人”,导致互联网内容泥沙俱下,网络生态系统失衡。信息供过于求带来的不良信息泛滥,给网上群众路线贯彻过程中搜集真实有效的社情民意带来困扰;信息的情绪失衡则更多表现在突发事件中,群众易受到情绪刺激而出现谣言传播、舆情反转、群体极化现象,舆论引导难度加大、政府公信力损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加强互联网内容监管非常迫切,目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规定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有法可依只是基础,更要执法必严,对不良信息坚持零容忍,呼唤信息的理性与真实性,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为网上群众路线的实施奠定清朗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舆论群众信息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订阅信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展会信息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