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究

2019-03-07 11:21庄芸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核心素养

摘 要: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简言之,核心素养是一种认知,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又包括在价值观念和学科应用上的一些能力。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自我管理、道德认知、法律意识、国家认同和社会参与等。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当在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科教学的广度,以使学生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情境;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高尚品德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内外,以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切实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 结合问题,自主探究,渗透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讲授和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大大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及时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具体内容,设置相关问题供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网上交友新时空》这节内容为例,我并没有在课堂一开始就进行新课内容的讲授,而是针对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红有一个特别谈得来的网友,有一天网友向小红提出了见面的要求。如果你是小红,你会同意网友的要求吗?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见面,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认为可以见面,思考一下见面之后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大家可以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讨论,看一看谁的想法比较全面。”这一饶有趣味性的问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就这一问题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待学生讨论完毕,我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并总结了网络交友的利弊。如此,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进而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 结合案例,创设情境,渗透核心素养

情境,指的是教师基于教学目标所营造的一种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氛围,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理解认知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便利作用来辅助课堂教学,将生活中涉及道德法治的案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编成课堂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案例进行演绎。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如,以《遵守规则》这节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幻灯片为学生播放了“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的视频,事件的主要经过为:有两名自驾游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被老虎袭击,并最终造成一死一伤。待视频播放完毕,我对学生说道:“虽然事件的结果令人痛惜,但是正是由于不遵守规则,这两名女游客才会遭此厄运。”随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两个具体情境:1. 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由于马路上车辆比较少,很多行人无视红灯横穿马路,你应该怎么办?2. 在排队等候上公交车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在你面前强行插队,破坏了原本井井有条的排队秩序,这时你该怎么办?我挑选了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模拟剧情的发展。如此,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置身于某一情境之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觉维护规则的意识。

三、 结合实践,深化体验,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绝非只是应对考试,而且能够真正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认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道德与法治问题。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学科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当积极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具备将其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例如,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完《让家更美好》这节内容之后,我为学生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实践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有关孝敬父母的真实事例,并写一写自己的体会。2. 通过身边的长辈或邻居了解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照顾自己的。3. 为父母制作爱心卡片,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上面。4. 利用周末的时间与父母“互换”身份,感受父母的辛劳。如此,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将核心素养的渗透延伸到课堂之外,不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和付出,增进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将核心素养渗透于教学实践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此来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而促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价值。

參考文献:

[1]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9):171-172.

[2]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52-53.

作者简介:

庄芸,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昆山市玉山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