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5-02 13:25林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应用方法初中数学

林锋

【内容摘要】针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立明确教学目标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提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学互动  初中数学  应用方法

引言

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思想素质不足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素质不足,对导学互动教学方式认识不充分,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堂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传统填鸭式教学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学生被动的记忆理论公式,课堂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自主能力弱

学生都比较活泼,对自身的约束力有限,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能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能及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降低当前教学质量。

3.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设置不清晰,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课堂重点知识,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不明确,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的连贯性差。学生重点知识学习不彻底,不能有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教师在经验交流过程中的全新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能够为当前初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方式的探讨中,教师积极交流经验和课堂的引导方式,及时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课堂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①。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及时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认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正式讲新课内容前,提问“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图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点进行区分,根据一定的相同条件进行分组。有的学生会将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为一组,圆形椭圆形分成一组。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直接判断学生的对错,根据学生的分组和说明的合理性進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置课堂教学是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进行展示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通过移动,使其重合,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总结。有的学生觉得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能够相等就是全等;有的认为三个角相等也能全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其进行规范的总结。首先,全等三角形对应的边、对应的角相等,就是全等三角形。其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中线、周长面积、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就是全等三角形。在规范性质总结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全等条件进行一一验证,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全等三角形②。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应用方法初中数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讨论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