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2019-05-02 13:25赵鑫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问题意识初中化学

赵鑫

【内容摘要】对初中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对其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会对学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疑问。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提出了培养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过程  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全新的教材在提醒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教师只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是被动接受化学知识的一方,而在现代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通过交流营造学生的问题氛围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在自由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下是最活跃的。科学实验探究就和人的生活一样都是需要民主和谐的。初中的学生在初中三年级时学习化学是有一部分好奇心的,具备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抓住这个具有问题意识的机会,在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对化学知识问题的沟通交流,才能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表露并发展自身的问题意识。开展一般的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顺应学生问题意识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与学生保持平等互助的关系,尊重满足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好奇心,消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焦虑感,发散自身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意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

在初三学习化学的初期,学生不熟悉化学和教师,更不了解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程,可能对学科有畏惧感,提不起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来做一些小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小实验来勾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在课间或者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一些小实验,例如通过水和生石灰的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来煮熟鸡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活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好奇引導学生的问题热情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出易于产生疑问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大举措。合理且貌似有些不足之处的教学情境在授课过程中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提出问题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单纯接受教师的化学知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师就应该通过创设的情境来诱导学生在实验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和教师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多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通过生活中简易便捷的实验材料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或者在习题和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上与教师和同学一同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例如,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以由学生分成小组来做,像牛奶变澄清、真金不怕火炼等小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研究其中的化学原理,利用在化学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部分现象。在一些较难实现的化学实验现象解释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解决,通过是视频播放让学生观察现象,帮助学生通过眼睛的观察来提出疑问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通过技巧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前教授学生一些提出问题思考的技巧,通过结合化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还可以通过发散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思路多个化学理论方法来解决问题,甚至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最后还有一个方法叫做比较法,通过教师辅导了解化学的不同原理和定义,在比较的作用下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要点,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生活中让学生解释在加油站不能打电话、不能使用打火机的规定是为什么。在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灭火的方法有哪些,例如多种灭火器的不同灭火原理。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比较法更多地应用于区分不同的化学定义,例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区别,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化学。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问题意识初中化学
浅谈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