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旅游景区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与路径选择
——基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

2019-05-08 05:39王慧
社会科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景区优质

王慧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经过改革开放后4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1]。作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旅游业也正逐渐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大力发展优质旅游,提高旅游供给体系质量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必然要求[2-5]。优质旅游建立在高效率的基础之上。为适应时代趋势、实现优质旅游有效供给,需要着力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优质旅游的发展成效。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整体规模不断壮大,对旅游产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在目前优质旅游发展形势下,东北地区旅游景区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东北地区优质旅游发展离不开高效率,其旅游景区效率现状如何、历经了怎样的时空演变、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项的贡献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以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等,无疑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而以往的研究对此鲜有涉及,有必要加以补充。本文基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东北三省旅游景区相对效率,从静态与动态的不同维度加以分析,并以时空演变为主体综合剖析各分解项,总结其时空演进的基本特征及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景区效率提升路径,旨在推动东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相关领域研究有所裨益。

一、文献述评

(一)优质旅游

关于优质旅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要求。优质旅游是由高质量发展引申而来,其实质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

优质旅游广义上涵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服务、效率效益提升等诸多领域,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不胜枚举。如Richard Sharpley,Gill Forster(2003)指出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4]。Tomescu Ada Mirela(2014)指出一个友好、高质量的旅游的基本前提是和谐,一方面与经营者(可持续发展),其次与游客(正确使用设施)[5]。Bilbao,Celia,Valdes,Luis(2016)等基于西班牙旅游质量标准,构建了优质乡村旅游质量标准,通过享乐价格法进行评估表明,优质标准对乡村旅游地的盈利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6]。Bagur,Femeniasetal(2019)探究服务质量对旅游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以西班牙饭店和餐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7]等。

在中国知网以优质旅游作为篇名搜索有78篇相关文章,其中早期文章是对“优质服务”、“优质文化”、“优质环境”等相关旅游要素进行分析,并未确切提出“优质旅游”的概念。优质旅游作为一个明确的新概念被提出后,一些学者进行了专门研究,涉及优质旅游的本质与内涵,发展的必然性、发展策略、实现关键等。如石培华、厉新建、王德刚等对优质旅游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初步探讨[2][3][8]。随着研究的进展,一些学者们则开始研究乡村旅游、海岛旅游等的优质发展。

(二)旅游效率

关于旅游效率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可以根据效率一词的内涵对其进行解释,所谓旅游效率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位投入要素使得产出最大化、总剩余最大化的属性或状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旅游效率也逐步成为旅游产业相关研究的领域之一。

国外对于旅游效率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的欧美国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细分行业研究和微观领域的旅游企业效率研究,如Morey 和Dittman(1995)[9]、Barros和Matias(2006)[10]、Femandes和Pacheco(2002)[11]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或随机前沿分析法对酒店、旅行社、机场等的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国内旅游效率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研究层面涉及宏观旅游产业、不同旅游业态及旅游细分行业与企业效率等,研究方法主要为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内容包括效率测算及时空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演进模式分析与综合评价和对策建议等。其中,马晓龙(2008)[12]、朱承亮等(2009)[13]、张广海和冯英梅(2013)[14]、孙盼盼和夏杰长(2014)[15]对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即分析;金春雨等(2012)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16];曹芳东等(201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Bootstrap-DEA纠偏分析法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17];魏俊等(2018)[18]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研究鄂皖两省城市旅游效率与曼奎斯特指数,对效率水平及驱动因素进行测算分析。

综上,国内外关于旅游效率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迄今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且逐渐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方法科学化、研究内容丰富化的趋势。但目前关于旅游景区效率的研究尚有不足,至于从优质旅游视角对旅游景区效率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目前还较为匮乏。因此,该领域研究有待于开展并深化。

二、东北地区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综合经济区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突出,开发基础较好,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景区作为其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整体规模逐步扩大,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表1 东北三省旅游景区数量情况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scenic spots in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近年来,东北地区旅游景区数量增长较快,如表1所示,截至2016年底,东北地区共有A级旅游景区1048家,从各省情况来看,辽宁省有408家,吉林省有243家,黑龙江省有397家;从旅游景区等级看,5A级景区各省数量差别不大,但4A级景区黑龙江省最多,3A级景区辽宁省最多,而吉林省景区总体数量相对较少。

图1为2011-2016年东北地区旅游景区数量变化情况,从中可见5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长较为缓慢,4A、3A、2A级旅游景区数量上升较快,1A级旅游景区数量则呈现先升后降态势。

图1 2011-2016年东北三省各级别旅游景区数量变化趋势Figure.1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Tourist Scenic Spots at All Level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2011 to 2016

图2 2011-2016年东北三省各省旅游景区总数量变化趋势Figure 2 Trends in the Total Quantity of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2011 to 2016

如图2所示,2011-2016年东北三省旅游景区总数量显著上升,从变化趋势看,东北各省旅游景区总数量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各年份旅游景区总数量由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交替占据领先地位,而吉林省旅游景区总数量除2013年以外均相对较少。

另外,从所有制和管理体制来看,东北地区国有旅游景区占比较高,事业单位较多。例如,辽宁省共有417家A级景区,其中200家为国有景区,占景区总数47.96%。有些地区占比更高,如抚顺市、锦州市国有景区占近70%。

三、基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的东北地区景区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一)方法及指标选取

本研究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19]测算东北三省景区旅游效率,主要因为该方法在处理多输入、多输出问题上具有绝对优势[20],并同时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BCC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模型以从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维度综合全面地反映东北三省景区旅游效率的现实情况和变化态势。利用BCC模型测算东北三省旅游景区相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用以反映同一时期资源配置情况、技术水平发挥程度及规模优势发挥程度,且综合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水平由二者共同决定。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尽可能凸显评价目标与内容,综合考虑数据的客观性及准确性,本研究选取行业企业层面指标作为衡量景区旅游效率的指标,投入指标为旅游景区行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从业人数,产出指标为旅游景区营业收入。为从宏观上把握东北三省旅游景区效率的现实情况和水平,本研究按照国家统计局对经济地带的划分,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而其中东北地区即指本研究的主体,并具体选取2004-2016年相关指标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其来源为2005-2017年度《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正副本)》。除此之外,由于2010年旅游景区相关数据未纳入统计,且西藏自治区相关数据大量缺失,因此出于数据一致性的考虑将2010年和西藏自治区从研究中剔除。对于个别缺失数据,研究运用线性内插法进行补全以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相对科学性。同时,为增加数据之间的可比性,本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旅游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各年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原值调整为2004年不变价格下的数值,选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DEAP2.1。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2004-2016年期间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指标数据的处理与测算得出各年份东北三省旅游景区相对综合效率及分解项的数值(表2)。

表2 2004-2016年东北三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及分解效率基本情况Table 2 Basic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and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2004-2016

如表2所示,2004-2016年间,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年平均值为0.353,呈现波动状态,波动于近年来有所减缓,且综合效率伴随波动实现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447,由2004年的0.343提高到2016的0.447;规模效率为0.793,由2004年的0.900降为2016的0.793,规模效率略高于纯技术效率。说明东北三省旅游景区行业效率较低,距离产出最大化存在较大差距,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发挥程度都有待于提升;同时随着投资与景区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优势发挥程度有所下降,东北三省旅游景区业在实现最优规模方面也需付出诸多努力。

为了从全国总体来把握东北地区旅游景区效率的现实情况和所处水平,通过测算出全国及各地区2004-2016年间旅游景区效率及年度平均值,将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表3、图3)。

表3 2004-2016年我国各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基本情况

图3 2004-2016年我国各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比较

如表3、图3所示,根据测算结果可知,2004-2016年间,全国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46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0.471、0.538、0.443、0.353,其中,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平均值最低,落后于其他地区,与最高的中部地区相差0.183,与东部地区相差0.118。纵观各年份旅游景区综合效率水平,除2016年外,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相比均相对较低,在四个地区中通常位于第四位或第三位,处于落后地位。

综合比较东北各省景区旅游综合效率水平,可见省际之间在综合效率及分解项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表4)。

表4 2004-2016年东北各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基本情况Table 4 Basic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6

如表4所示,2004-2016年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382、0.262和0.415,其中,黑龙江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呈现增长态势,且领先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但仍低于全国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平均值;辽宁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不同年份波动较大,2015年达到最高0.641,位列三省第一,2016年又出现降低;吉林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年份之间波动较小。由此可知2004-2016年间东北各省旅游景区综合效率均呈现波动状态,且时空变化具有明显差异性,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等技术水平发挥程度均亟待提升。

上述分析表明,2004-2016年间,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综合效率水平较低,落后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且变化呈现波动状态,波动幅度于近年来有所减缓;纯技术效率近年来有所提升,但规模效率有所下降。各年份相对效率数值说明随着投资与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并未得到相应提升,旅游景区行业距离产出最大化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与其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产业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质旅游发展要求等不匹配。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东北游景区业在综合效率提升方面需付出诸多努力。

四、基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的东北地区景区效率提升路径

优质旅游的实质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优质旅游受诸多因素影响,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产业自身的因素,既涉及供给侧,也涉及需求侧,且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高品质与高效益无疑是其重要特征。优质旅游有效供给具体可以从供需两个维度界定: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获取优质且与其购买力相符的旅游产品及服务,满足有效需求;而对于生产者而言,则是为旅游产业通过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及服务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离不开高效率支撑,只有提升效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产出。因此,为顺应优质旅游发展要求,需要针对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现状,并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有效路径,提升旅游景区综合效率水平,推动东北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制度供给,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制度是影响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机制有助于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质旅游的发展更要求国有景区建立与之相符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目前东北地区国有景区占比较高,一些景区仍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条块分割,体制僵化等问题,限制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使景区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丧失了发育的可能性,无法借助外力做大规模和分散风险,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下降。同时,政府行政干预也使资源配置无效率,管理机构成为有独立利益的小团体,利益的驱动和缺乏自我约束力,助长了管理机构的短期行为,造成景区资产的流失和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粗放型开发利用。因此,只有创新制度供给,深化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市场化的景区管理运营机制,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化水平,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完善现代景区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转让国有经营性资产,引入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通过改革,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满生机活力的国有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机制,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二)推进集团化发展,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

作为综合效率的两个分解项之一,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经济对微观主体的规模经济水平要求较高,旅游景区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规模经济。目前东北地区旅游景区数量众多,但5A级景区数量较少,缺乏有实力的景区集团,各景区单打独斗,规模经济效应较差。近年来东北地区旅游景区规模效率有所下降,表明其规模优势发挥程度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推进集团化发展,提高行业规模效率。应按照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打造平台,将优质的国有景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东北地区已经通过国有旅游景区改革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但规模依然较小,应在此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通过支持重点旅游景区实行跨地区战略性重组,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一些产能过剩的国有工业企业向旅游景区开发等领域转型,借助于其原有的资本和品牌优势,提升旅游景区行业规模结构。应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旅游景区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扩大规模,有效开展资本运作。目前东北地区只有大连圣亚、长白山等几家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促进景区优质发展方面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完善国有旅游景区集团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主体,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使景区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优化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

(三)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目前东北地区景区综合效率较低,表明旅游景区运营管理要素等发挥程度均亟待提升。目前东北地区各景区情况不尽相同,但从总体看,多数景区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意识,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人浮于事,发展模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投融资渠道狭窄、景区开发缺乏长远规划,收入渠道单一,导致景区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效益差,个别甚至由于经营不善,处于亏损状态,成为优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除了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关系外,还需要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首先,采用专业化管理。景区运营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将具有高水平和国际化视角、经验丰富的现代经理人才充实到旅游景区管理岗位,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引进一流专业管理团队及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景区的运营,依靠专业化管理,提高景区经营管理与决策水平,挖掘内部潜力,改造业务流程,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强化景区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确保较高的经营绩效与市场竞争力。目前东北一些景区已经进行了尝试,应进一步加以推广。其次,优化融资结构,通过采取自有资金、长期债务、股权转让等方式筹措资金,重点引入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与公司具有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包括大型旅游集团公司、具备雄厚实力的产业集团等,也可以借助信托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引进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第三,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建立景区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包括票务服务、交通服务、信息及投诉管理、配套服务标准化等。

(四)加大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度,提升技术效率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数据挖掘处理等新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使旅游产业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从而能够极大提升旅游有效供给效率和质量。虽然近年来东北地区旅游景区纯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持续发挥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东北地区旅游景区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将物联网、智能数据挖掘处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引入旅游景区运营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领域,以促成技术升级助力景区效率提高。作为景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景区能够大大提升景区信息化及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景区运营效率。因此,应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优势,大力推动智慧景区发展,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景观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推广电子门票、电子门禁及自助终端设备。目前,东北地区5A级旅游景区已基本采用电子门票,应逐步在4A级以下旅游景区普及推广。开发现代自助导游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向游客提供景区基本情况介绍、景区内智能参考信息等,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同时,另外,强化网络营销推广,完善景区门户网站,实现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网上交易,扩大在线交易规模,并推动景区开展网上物流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等业务,以强化景区价值链的优势环节,提升优质产品及服务供给效率水平。

(五)以优质产品服务促进效率提升

优质旅游涉及诸多要素,其核心要素是产品服务的高质量,这也是旅游景区实现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降低产品服务的成本,为扩大优质旅游产品服务有效供给创造有利条件,而产品服务的创新也有助于充分提升企业潜能,促进效率的改善。因此,东北旅游景区应发挥效率与优质产品服务的相互协同作用,根据市场有效需求,立足资源与区位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能,构建具有深度体验价值和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产品体系。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梳理文化脉络,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打造新型多功能文化旅游产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要素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积极开发旅游IP,打造虚拟景区,通过景区网站、移动终端设备等开展虚拟旅游,提升游客互动体验。同时,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个性化、人性化为目标,全面提高景区服务水平。通过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促进效率的改进,确保景区可持续的优质旅游有效供给。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景区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摘牌』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摘牌”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