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读名家三十篇,“核心素养”风景独好

2019-05-08 03:19戚微琪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戚微琪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愉快的旅行,虽然偶有舟车劳顿,却能与美好的风景相遇,能与有趣的灵魂靠近。而这次我遇见了三十个有趣的灵魂,带我领略了“核心素养”的美景。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是一本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讨论的论文集,涉及范围比较广。从纵向上来说,包括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从横向上来说,包括各类不同的课程。钟启泉老师为本书写了一篇代序,根据内容,我自制了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从这张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钟老师从人、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来谈“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佐藤学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协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希望问题越少越好,问题越简单越好。但事实上,没有“问题”,学校的存在就缺少了价值,正是因为有问题,学校的教育才有意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一书共收录了30位教学专家、教育学者对于“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看法。我认为本书的30篇文章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谈我们目前所接触的“核心素养”(如右表)。

虽然此表格并不是很成熟,但也能看出这30位教育专家在谈论“核心素养”这个话题时,大部分都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当然在谈论过程中,毫无疑问地涉及了“核心素养”概念。通过学习本书,我受到的启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素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上文提到钟启泉老师在代序中收录了学力模型研究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五大支柱说”还是“关键能力说”,都無一例外地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去适应。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接收讯息最快捷的途径是手机、网络,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快就会错失很多重要的信息。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课程落地,提供学习机会

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依托课程这个载体。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光靠教学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课程去推动。那什么样的课程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想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想要学到什么样的能力”。比如,学生想要学习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那我们的课程就应该给他们提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在形式上就可以安排小组学习或者同桌互学;在内容上分配不同任务,但需要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需要配合。同时,与他人交流、沟通,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又如何培养呢?除了课堂上我们尽量提供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外,还可根据学生实际开设一些课前五分钟即兴演讲课程、童话故事改编课程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其次,教师应给予一些有效学习的方法,比如识字能力,可以提供换偏旁、溯源法、形近字等方式来学习。最后,要及时反馈。学生到底学得如何,能力到底有没有提升,还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反馈评价机制来厘定,这样才能对课程进行恰当调整,让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

如果说这两个方面是整本书给我的启发,那么,以下我想谈的是成尚荣先生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和唐江彭先生的《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给我带来的教学行动设想。

核心素养概念并非我国学者最先提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成尚荣先生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主动、积极回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召唤,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深度反思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获得重要启示,紧贴中国学生发展的实际,从中国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现在让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我估计只能说点只言片语。所以我在班级内开设了“古文今说”班本课程,让学生通过读小古文、品小古文、说小古文来贴近中国古典文化,这个过程涉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每次上课,我都尽量让学生读、品,我只是课堂上的听众,全程都由学生自己去参与。日积月累,学生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精练、古人说话的相对内敛、古人的情感相对含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品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开始关注我国的古典文化。有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我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这条路才能走得更远。

“阅读不仅是方法,是能力,更是关乎人类幸福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唐江彭先生将阅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反观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将阅读视为一种习惯?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给自己的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幸福?我想这并非易事。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觉得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生进行一次调查,先从学生关注的、爱读的书籍入手,改变以往教师推荐读书的模式。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文本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兴盛,使文本阅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要让学生在多种视觉文化产品的冲击下仍选择文本阅读,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阅读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的高度是其他文化产品所无法企及的。至于到底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比较恰当有效,我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思路,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尝试。

读完这本书,发现 “核心素养”风景虽好,但却不易领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多读、多思、多试,将“核心素养”真正化为心中之景。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林南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