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探索

2019-08-15 10:44郭袁俊于景侠霍中生姚列明杨宏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班实验教学

郭袁俊,于景侠,霍中生,姚列明,杨宏春

(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学院,成都 610054)

0 引 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1]。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不但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该课程具有其他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2-7]。

近几年,围绕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各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8-15]。为了更好地贯彻我校本科教学以学为中心、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等教学理念,从2016年开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探索。

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1 普通班实验教学现状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实验I和大学物理实验II,共计6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I由误差与数据处理理论+7个实验内容组成,大学物理实验II由8个实验内容组成。多年以来,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安排在本科生二年级上期(即第三学期)开始,落后于“大学物理”课程一学期。

1.2 实验班实验教学现状

从2016年开始,针对2015级的6个实验班(3个班来自英才学院、2个班来自物理电子学院、1个班来自通信学院)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探索,打破现有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不同步的现状。除了保持普通班的实验教学要求外,重点围绕3个方面开展教学:①实验原理的设计;②实验误差分析;③实验仪器的改进。同时,与大学物理教研室合作,组建了实验班的融合教学团队。

2 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演示实验融合到理论教学课堂

演示实验依据大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即大学物理I主要为力学、光学和狭义相对论,大学物理II主要为力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梳理了已有的演示实验内容,新购、研制了新的可演示实验内容,使重要理论教学课堂有实验演示;同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将数字实验、虚拟实验作为演示实验中的一部分,进入理论教学课堂。此外,对于不便于搬动的大型演示仪器,尽可能让理论教学以小班教学模式,放在演示实验室中进行(见图1)。

2.2 课程实验融合到理论教学课堂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大学物理实验I内容(8选7)主要有用拉伸法测钢丝的弹性模量;利用波尔共振仪研究3种振动模式;示波器的调整与应用;透镜焦距的测量;全息照相;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应用;声光效应实验;偏振光实验。②大学物理实验II内容(11选8)主要有熵增加原理等效实验(正在研发);液体黏滞系数的测量(新增实验);静电场的模拟;电子束的偏转;霍尔效应与磁阻效应实验(需整合实验内容);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正在研发);密立根油滴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分光计的调整及测量汞灯黄双线的波长;光电效应实验;塞曼效应实验(新增实验)。按照大学物理理论教学进度,安排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尽可能使两门课程能够同步进行;同时,定期进行实验班教学团队的教研讨论,探讨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内容拓展及实验仪器改进等方面的问题。此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任课教师尽可能开展了互相观摩听课的方式,加强对两门课程的认识。

2.3 “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孵化实验平台”建设

依托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开展了“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孵化实验平台”建设(共计3间实验室,约300 m2),旨在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供一个开展课后创新实践、学科竞赛(尤其是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场所,进行项目驱动的科研训练。图2所示为学生完成的项目实物展示。

图2 本科生完成的创新实践项目的实物图

2.4 实验考试制度改革

对于实验班,笔试考核在原有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增加关于实验内容的考核(占分25%),把无标准答案的题目纳入考试范围;平时成绩考核加入学生平时上课的分组讨论,以及小课题报告等环节。

3 两个问题的讨论

3.1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步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的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同步不是指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内容的时间上严格接近,比如在同一周或两周内”,“同步也不是一定要理论教学内容先行,然后才是实验教学环节”。有的时候,个别实验内容适当超前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还会促使学生去自学相关理论内容,了解实验背景、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测试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受到的锻炼可能会更多,这和学生解决具体工程问题一样,是由问题导向去解决问题。当然,该问题,可继续探索和讨论,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统一认识。

同时,对于实验班的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的融合教学,可以通过融合教学团队的沟通,考虑部分实验内容由实验和理论老师共同完成,比如波尔共振实验,这样,对于对应内容的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的教学都大有裨益。

3.2 关于验证性实验的探究式教学

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中,除了有涉及实验内容、操作环节、物理概念多的综合性实验外,还有部分内容属于经典实验的验证性教学,比如夫兰克—赫兹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静电场模拟实验。对于验证性实验,近年来一直在试行探究式教学,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将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贯穿于实验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实验前,指导教师讲解有关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通过讨论式互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进行仪器调整方法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课结束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原理、方法和测试手段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作一些介绍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对实验课的兴趣。

比如在夫兰克—赫兹实验的教学中,有几个问题就需要和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才会有较大的收获。①该实验的产生背景,使学生懂得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验证一种理论一般需要两个不同领域的实验验证。②为什么要用电子轰击?而不用其他粒子轰击?③预期的实验曲线是什么?④夫兰克—赫兹管中真空度的要求。该问题的讨论会涉及大学物理中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因此,对于这个验证性的实验,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后,学生会串接起很多物理概念,对于工程应用也有很好的了解(比如真空镀膜、电子管等)。

4 结 语

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至2016年来开展的“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探索工作。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教学教研团队,取得了融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受到了来自3个学院实验班同学的普遍欢迎。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比如:①加强实验设备的硬件保障;②加快更新实验项目;③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

由于实验仪器台套数的限制,以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融合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实验班的教学实践,对于大面积的普通班教学难以实施,但可以借鉴融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理念,也为普通班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班实验教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