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脚下

2019-09-06 08:06黄玉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策略

黄玉红

[摘   要]文章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问题,提出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与良好的观察习惯;以课本为抓手,充分利用好优秀课文;重视作文评讲课,利用评讲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與此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好相应的作文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地落实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21-02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在应试教育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作文教学一直占据着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深深感受到了辛酸和无奈。学生叫难,教师叫苦,作文教学的曙光在哪儿?

学生畏难,说起写作必摇头一片,却又知无法回避,只能不情不愿地进行学习。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须经过长期训练才可能略有成效,有些教师会觉得战线过长,继而将写作训练拖延下来。可以说,急功近利的思想给了作文教学致命的一击,于是作文教学的园地可谓一片荒芜。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解决它而殚精竭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笔者站在教育的基层,通过汲取大家宝贵的经验,感受着作文教学的深层脉动。现笔者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的作文教学提几点自己的想法,力求为解决作文教学问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要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操

“言为心声”,写作能折射出学生内心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爱生活,才能更好地写作。要爱生活,就必须有一颗乐观正直善良的心,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爱生活乍一看和写作无关,其实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写作是什么?是通过文字表达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眼里看到什么,心里就会想什么,如果他将这些想法诉诸笔端,便会形成作文。作文体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说,只有爱生活的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将这些体现在其创作的作文中,从而成就一篇佳作。

作文的内容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观乃至人生观。记得有一次考试,作文题要求学生写一个他们敬仰、喜欢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有不少学生整篇都在写一个品行恶劣的人,且在结尾处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写作这一作文题时,明明有父母、亲人、朋友、师长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人,为何要选择品性恶劣的人作为描写对象呢?我们知道,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关键是我们学生的关注点在哪儿。由此可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作文立意正确的首要条件,否则,善恶不分,是非不辨,再好的文笔也无济于事。

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在谈到写作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于是在写作中,“凝视”这词有了更深的含义。对于写作有用的是“凝视”,而不是“扫视”。

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甚至会为作文字数不达标而烦恼,为文辞不够细腻而纠结?那是因为他们还不会观察,没有“凝视”这世界。通过“凝视”可以发现每一个动作都富含深意,每一个画面都富有特色;通过“凝视”可以发现生活更细致的一面。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因此要想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就要让他们从“凝视”开始。“妈妈累了”一句话是“扫视”,那么对“为什么累,你怎么看出累的?”的分析就是“凝视”。“今天我过得真开心”这句话是“扫视”,那么对“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来表达你的开心的?”的分析就是“凝视”,进而又涉及到对于各种细节的描写。“扫视”忽略了所有的细节,模糊了对事物的感知,而通过“凝视”,事物就有血有肉了。观察不仅仅要立足于学校和家庭,也要向社会延伸。学生只有驻足于社会,观察人间百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中,才能感受到社会精神文明的精髓并与社会主旋律保持同步,从而让老题材常写常新。

三、立足课本,即时模仿

究竟什么时候上作文课效果最好?笔者认为,在恰当的时候,在任何一节语文课上,教师都要代入“作文”这一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写作能力的提升大多得益于模仿。所以仿什么很重要,也许有许多课外书,作文选之类的为学生津津乐道,但笔者认为,我们教材中的优秀课文应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些文章皆来自教材编写者的精挑细选,它们都有各自的精妙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教科书,以优秀课文为范文进行模仿。再说学生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研读、思考乃至背诵课文,肯定对文章的内容、写法等有所领悟与思考。如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写景部分就可以成为学生仿写的范例。

四、积累身边的好文好字,重视作文评讲

好词好句的积累对写作的帮助很大,教师可让学生随身带笔记本,把看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同时,教师应重视作文评讲,要知道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被忽视、漠视必然会挫败学生再次创作的积极性,一旦倦怠,就很难再激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评讲,不仅要关注优秀文章,一些写得一般的作文也要关注,要发现这些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而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这样一定会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且会强化他们努力进步的想法。

五、作文训练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写一整篇作文难,写一整篇好作文更难。在针对初一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先抛开谋篇布局的方法,写作开头结尾的方法等,先从如何写一件具体的事开始教起。写事是写作的关键,你得有话可说,把事写好了,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在写作时万万不能把太多的心思花在置办一副骨架上,如果毫无血肉,这样写出的文章一定不会吸引人。讲到如何有血有肉,肯定离不开写作中的描写,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一篇作文若缺少描写,其生动性和可看性就岌岌可危了。可以说一件事情是许多重要片段组成的,而这重要片段不就是场面吗?所以说场面描写是多么的重要。比如针对这样一个素材:雨后,老人跌倒,路人漠视,一孩子暖心相扶,传递正能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选取重要的场面进行课堂作文训练。经过讨论思考,在明确中心的前提下,学生一致觉得这些场面可以细写:雨后的地面情况,为事情的发生做铺垫;老人跌倒后的狼狈不堪,老人的衰老和虚弱;行人冷漠的表现;孩子搀扶老人的感人画面;行人受孩子感染后的热心表现;等等。当然,在这些可以细写的场面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不一定面面俱到,要依据自己文章情节的安排进行恰当的描写。

教师要改变自己对作文教学的看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初中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