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集成法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7:22夏振影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高校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教育发展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领域,尤其是高校的教育水平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联系,而高校的教育质量的评价是高校教育情况的重要体现,其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的整体情况,能够有根据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高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因此,评价的方法和方式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研究内容,而本文提到的综合集成法经过实际的验证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此,本文将对综合集成法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综合集成法;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应用研究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是一个复杂巨系统问题

(一)高校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

高校的教育模式和目标与义务教育等有着根本的不同,高校的教育更多是为了为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关键性贡献,因此高校的教育更加具有社会性和专业性;同时,社会为了能够让高校培养出更加优秀高素质的人才,会对高校的教育情况进行广泛关注,也会为高校提供各种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等,让高校能够有更加优质的条件培育人才。这种双方的联系性使得高校教学系统是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社会与高校之间联系紧密,社会的环境对教师、学生和高校的教育模式都会有很大影响。

(二)高校教学系统具有复杂性

高校教学的目的决定了高校教学系统具有复杂性。高校教学不像之前的教育一样具有单纯的目的,如升学和对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培养,高校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众多,教学内容也随着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方面的侧重以及形式上的变化。同时,教学主体也造成了高校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因为高校的教学没有明确的固定性,很多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内容并不一致,教学的对象也可能发生改变,因此教学系统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的。

(三)高校教学系统具有巨大性

高校的学院、专业、班级众多,一个综合高校还包含了文理两大类别,因此高校所容纳的教师、学生人数众多,例如本校虽然偏向于师范类,但是文科类的学科也划分了不同的年级、专业等,这就导致高校的教学人数、课程等方面都数量庞大,因此高校的教学系统具有巨大性。

二、综合集成法相关概述

综合集成法是钱学森等学者在系统工程上得出的一个方法论,而它的特点包括复杂性、巨大性等,这同样符合高校的教学模式,因此综合集成法也被用于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所谓的“综合集成法”就是将从整体进行问题的研究,在运用过程中将主体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将科学理论与人的知识相结合,以整体的思想进行研究。

三、综合集成法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整体——分解——综合”的研究思路

因为综合集成法是以整体的思想为基础的,因此在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也是以高校的整体教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而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子系统的分散完成之后才能进行集中地整体方法论运用,因此首先是子系统的分散。以本校为例,学校的主体众多,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而学校的学生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获得者,因此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所有评价子系统中的关键。学校的学生评价是通过自身的感受和学习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因此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最具有真实性的,但是也要考虑好学生评价的客观性问题。

接着是教师子系统。本校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学校的教育情况与教师有直接联系,而且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内容等理解程度相比学生更高,因此教师的教学评价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同时教师在进行自我教学评价和互评中也能对教学的具有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最后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的教育督查管理者往往是有着更深资质的教师,因此他们能够为教学的效果提供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也更加客观和全面,但是评价者之间的学历、经验等差异性也会带来评价不一的情况,这些在具体应用评价中也需要注意。

而子系统完成评价后,需要进行三者结合的综合考量,得出最终评价,这样的评价具有整体优势,而且相互之间的考量和比较能够得出最客观和最全面的评价内容,具有高度可参考性。

(二)定性與定量、人机结合的评价方法

综合集成法要求定性与定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但是就本校的评价指标而言,更多的是以定量评价,例如学生的成绩、出勤率;教师的教课次数、时长等,而定性评价更多是属于主观性评价,例如教师的教学气氛、班级学风等,这些评价在目前本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还不够多,评价指标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运用综合集成法之后,本校可以充分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多地加入定性指标,让高校教学评价更贴近实际教学,从而真正能够帮助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重视反馈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促进高校的教学水平提升,让教学更加适合学生,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促进教学评价的全面和实效性,因此,学校要对学生、教师进行不定期调查,了解他们对评价机制的看法,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改进。

四、结束语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运用综合集成法可以更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让评价系统更加发挥出作用,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剑,孙力娟,韩崇,郭剑,肖甫.综合集成法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8(02):103-106+110.

[2]唐成成.聚类分析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宫天然.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夏振影;出生年月:1979.10.2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吉林长春;当前职称:助理研究员;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研究;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高校教学应用研究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