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9-09-10 22:50白海宽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白海宽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作生动有趣的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说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生动有趣

一、创设实际生活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否则学生对数学便会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例如,我在教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创设给客人泡糖水的生活情境,泡甲、乙两杯糖水,甲杯为120克水中加入30克糖,乙杯为巧0克水中加入50克糖。提问学生:哪杯中的糖水更甜些?为什么?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样将知识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素、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索

创设质疑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前提。心理学布鲁纳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老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少,被动接受多;参与意识弱,依附教师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疲劳或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下去其创造个性必受到严重扼制。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积极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例如在教学“年”“月”‘旧”时,老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大多每年过一个生日,可是小明12岁才过了3个生日,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被这个生活经验之外的问题吸引住了。这些质疑内容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验证、推理和交流。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这种创设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把学和玩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因此教师要努力地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技能融汇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增长数学知识。教师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玩中生疑、玩中质疑、玩中释疑,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这是激发不了学生求知欲,也改变不了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学情境創设必须要有吸引力,这样的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如在教学《统计》课时,某老师创设了拯救白雪公主的情境。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白雪公主吗?美丽可爱的自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一起在大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大,可恶的巫婆却把自雪公主关进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们想和小矮人一起去救自雪公主吗?孩子们说“想”。这里有3座城堡(课件出示)“○城堡、△城堡、R城堡”,你们猜,自雪公主被关在哪座城堡中呢?然后播放动画,引导孩子们对图形进行统计。整个情境贯穿全课。孩子们整节课终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这个情境的创设,运用了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并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法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成了学生进行统计竞赛的场所和欢乐的海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总结

创设情境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