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 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9-09-10 07:22徐晶晶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活力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徐晶晶

【摘要】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以使音乐课堂焕发活力,让音乐课堂充满欢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力的源泉,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师生互动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不同领域,让其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新式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互动。本文阐述了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音乐;活力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和教师互动,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表演、生活情景、字符化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

一、创设游戏互动

游戏属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使师生有更多的互动机会,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课堂活力的基础。

以《包子、剪子、锤》为例,这是一首既有動感又有号召力的儿童歌曲,附点的运用使全曲活泼、跳跃的感觉尤为鲜明,在课堂上容易掀起学生的热情,但要唱好附点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是有难度的。为了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同时又能使学生学得快乐,在歌曲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猜是谁的游戏。这个游戏很受欢迎,一上来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游戏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由第一个学生绕着教室转,在行走的过程中悄悄地把手绢放到另一个学生的桌上,如果没被发现,他就可以继续丢手绢,如果被发现的话,那被丢手绢的小朋友就要赶紧去追赶他,先抓到别人的同学就可以丢手绢了。

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上把生活中常用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引入课堂中。请两位同学上来,用包子、剪子、锤来决定,赢的就可以拿到手绢啦!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包子、剪子、锤,锤锤锤,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样一个游戏,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唱的游戏和我们说的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那么什么地方不一样呢?”然后让学生初次聆听《包子、剪子、锤》这首歌曲。教师边进行游戏边组织音乐教学,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地把握包子、剪子、锤的歌唱节奏,哪里应该拖长,哪里应该加快……游戏和音乐相结合,可以让师生互动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

二、师生互动表演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小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教师都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以《四季童趣》为例,笔者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使学生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四季景色和童年乐趣,并能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意境。首先,笔者在黑板上贴出了描绘“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图画先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歌曲,之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并请学生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其次,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表演,或者跟学生一起表演。再次,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让他们随着音乐表演。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1)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教师和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3)以《四季童趣》为主题A,组成回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

在表演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让其他同学再进行四季表演的练习,让看到的人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四季的乐趣。通过表演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再配合上音乐,学生就可以让四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图画。

三、创设生活情景

音乐和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歌唱可以让人愉悦,在音乐中加入生活也可以营造歌唱的氛围。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拘谨,让学生放松身心,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以欣赏《雨天等妈妈》为例,笔者创设了一个雨天等妈妈的情境,说:“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一把伞,这把伞可不是一把普通的伞,这里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笔者有感情地给大家讲故事,配乐,先是晴朗的天气,有小鸟的叫声,突然出现了雷声)。在一个夏日的傍晚,小丽正在窗前专心地做着作业,突然哗哗地下起了大雨。小丽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下大雨了,可是妈妈早晨去上班的时候没有带伞啊,一会儿她怎么回家啊?怎么办呢?她焦急地在窗前等妈妈。笔者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己是小丽,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后,笔者表扬学生:“你想到的主意真好,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就引入歌曲,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初步欣赏《雨天等妈妈》)笔者再次提问学生:“你从歌曲中听出来了吗?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能用歌曲中的话回答吗?”然后让学生学唱其中的部分歌曲。创设这种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悟歌曲内容,并加入生活情景中学生对妈妈的情感,可以让歌曲传达出更加深厚的情感。

四、字符化教学

音符、节拍等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音乐基础。教师设计简单而实用的歌曲图谱或者音符,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歌曲,也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还是以《包子、剪刀、锤》为例,这首歌曲最大的难点就是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处理好了这几个问题,这首歌曲就比较容易了。那如何能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又不觉得枯燥、乏味呢?笔者采用形象化的字符来解决,把有附点的字都用大一号的字体和醒目的颜色在幻灯片上标示出来,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唱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休止符笔者用红色来标示,并告诉学生,这就像马路上的红灯,看到它,就自然不会唱得拖沓了。还有三句“蹦蹦跳跳,快快乐乐”,笔者分别用红色、蓝色、绿色来标示,然后让学生玩听辨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难点。形象化手段的应用,可以把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可以形象化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字符化教学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技术和音乐的整合,能让音乐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五、结语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表演、生活情景和字符化的方式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向教师的音乐素养看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教师在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环节也可以增设师生互动选项。在教学后,教师可以反思自己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师生互动,也可以让学生评价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田华.互动,让音乐课活力无限——浅谈互动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6(06):127-128.

猜你喜欢
活力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