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师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2019-09-10 07:22侯龙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兴趣

侯龙

摘要:当代学生为什么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音乐教师又如何将流行音乐合理的引入课堂?这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音乐教师应该从中学生心理出发,透彻的分析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以及当今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利与弊的影响。并能够以此为契机引导中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充分走进音乐课堂并且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给中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能够带来诸多的鼓励和帮助。

关键词:现代流行音乐  中学音乐课堂  兴趣

如今的流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很新颖:风格多元化、节奏富有动感、充满时代气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能够满足各个阶层人们的需要,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已經和中学生密不可分,到处都可以听到学生哼唱着周杰伦、李荣浩、薛之谦等一些当下炽手可热的歌手的经典之作。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卫视为了提高收视率,花巨资引进了一些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我是歌手》。使流行音乐无处不在。中学生也因此迅速成为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 有些学生甚至还成了他们忠实的“粉丝”,以至于很多学生对我说:“老师!书本上的歌曲都成古董了,不好听,您就不能教我们唱一些火爆的流行歌曲吗?”这祈求的语气也意味着学生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了当下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还得由课本延伸出来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流行音乐有选择性的渗透到课堂中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呢?把什么样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呢?这是我们作为音乐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那么何为流行音乐?根据百度百科我们可以了解到流行音乐一词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的风格类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为什么当代中学生酷爱流行音乐呢?

首先,中学生从小到大除了流行音乐几乎很少能接触到其他类型的音乐,久而久之就对这种音乐产生了依恋和热爱。假如现在社会上铺天盖地放的全是古典音乐,孩子能听到的不是莫扎特,就是巴赫,孩子自然也就会喜欢古典音乐了。    其次,流行音乐,诸如R&B、嘻哈、摇滚之类的之所以能流行,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他确实是符合了时代的特色,仔细分析一下时代背景,你会发现目前的中学生乃至青年都生活在快节奏、多变化、文化冲突多的环境下,确实需要节奏感强、曲调新颖、充满张力的音乐。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很强,很具有时代感,不仅能充分的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可以说,一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恰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

第三,这几年的《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全民造星运动”的浪潮,很多中学生为之疯狂!可见,流行音乐的震撼力非传统音乐能比。而且流行音乐内容通俗易懂,唱起来朗朗上口、风格灵活多样,通俗唱法以真声为主,以情动人,易于学唱,训练较短时间就能登台演出,不必追求民族、美声那样高难度的演唱技巧,恰恰是中学生最喜欢的演唱方法。那么我们在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中学音乐教育要与时俱进,课堂教学要有目的性

传统的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主,大多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歌曲,几乎没有涉及到流行音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音乐情境感受。仅仅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任凭你如何启发,他就是不开口学唱。但是流行音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唱出了学生的心声,适应学生的需求,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让音乐课堂氛围变得更快乐,更充实,便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实际上,现在新教材已经进行了改革,尝试性地选用了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歌曲,如《让世界充满爱》《隐形的翅膀》等,但是仍显薄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二、有选择性地将现代流行音乐渗透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对流行音乐进行鉴别,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吸收养分,陶冶情操。八年级有个班的男生演唱萧全的《社会摇》“请给我一分钟,让意识空白的权利,什么烦恼什么忧愁,全都给我滚出去”,稚嫩的声音让人觉得特别不协调。因此,需要将流行音乐有选择性的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发展水平,要有正确的引导性。通俗歌曲具有很浓的商业味道,娱乐性强,大多数是成人表白感情的爱情歌曲,还有的只是烘托一种气氛,没有什么内涵和艺术价值,不利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学时应该注意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比如有表达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青花瓷》,这几首歌曲虽是流行歌曲,但是配器很有特色,在乐曲中能大胆的使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歌曲放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对于民族乐器更广泛的认识。能开阔学生的眼界,逐渐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1)选择适合学生演唱能力的现代流行歌曲: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难度的选择要把握适度,应选择音域不宽,难度不大,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拉长脖子使劲喊《天路》,既毁了嗓子,又破坏了歌曲情绪。对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2)选择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现代流行歌曲:通过音乐教学,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人生启迪。例如:国语版的《红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励志歌曲,通过李克勤深情而又激昂地演唱,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相信自己,要为自己的梦想、为人生创造出更辉煌的未来。

三、有机地进行现代流行音乐教学,不能喧宾夺主

作为音乐教师,不能为了学生喜好就让流行音乐独占课堂。因为流行音乐毕竟不是主流音乐,不能真正取代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地位。虽然流行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比较多,但只有少部分(如:满文军的《懂你》)经过时间的考验和艺术沉淀之后成为精品,其它大多数在艺术性上是比较单薄的,尤其当下网络流行歌曲,常常不痛不痒地唱一些爱情歌词,经不起推敲和考验,像快餐一样即时消费,缺少营养价值。而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其艺术性得到了历史的升华和民间的认同,在任何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

可以说引入现代流行音乐走进课堂,不是媚俗的迎合,也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将那些积极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通过引入现代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我发现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现代流行音乐(民族民谣、校园民谣、外国流行音乐……),学生的音乐视野也逐渐扩展了,他们接触了多元的音乐文化信息,也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源伟著《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2003.4

(2)马凤岐著《自由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

(3)《音乐生活》杂志社音乐论坛 2005.6

(4)蔡勇强、黄清、李建辉编著《基础教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8 5.[日]高楸保治著、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5

(5)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6

(6)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音乐人民出版社

(7)曾遂《今音乐教育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兴趣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