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对策
——基于xx高校的数据分析

2019-09-20 01:51梁亚琴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所学满意度大学生

梁亚琴

(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4100)

1 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必将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进一步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中央再次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对党的教育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出的根本遵循。专业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专业及其学习活动的感受与态度。调查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可以有效掌握专业的师资队伍、理论及实践教学等情况与学生期望的符合程度,有利于学校发现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情况,我们对重庆某高校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随机抽取该校各二级学院的1 68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回收率72.38%,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41.87%、29.72%、27.77%,其中男生占41.85%,女生占58.15%。

3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该校各二级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 了解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专业是父母或他人帮忙选的, 自己对所报的专业没兴趣, 还有的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满意……其中有一部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满意, 而且很后悔选择了这个专业,甚至有很多同学想换专业。

3.1 选择专业的情况对总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高考志愿填报盲目

从数据可以看出, 自己的兴趣和该专业的未来的就业前景是选择专业主要的两个考虑因素. 两项的比例分别占到了32.37%和34.38%(见图1)。 说明当前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但要考虑个人兴趣, 还会为了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或者家长意见等原因而选择。不仅如此,父母的要求和专业的热门程度等原因也是出于对就业前景的考虑。所以,可以说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整体环境下, 很大一部分人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前景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牺牲了自己的兴趣。

图1 学生选择专业的原因统计

图2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

3.1.2 对所报专业的了解程度低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程度不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 这就会导致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低,学习动机不足。甚至有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一无所知,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进而影响专业满意度的高低。

3.2 对现在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3.2.1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影响专业满意度

总的来说, 近半数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一般,兴趣不足,甚至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专业满意度还会下降。 通过刚入学和经过两三年的专业学习后对专业满意度的对比发现满意度降低了, 这说明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不高(见图3)。

图3 学生对自身兴趣的综合评价

3.2.2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影响专业满意度

从柱状图4 可看出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意度集中在一般层面。 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所学课程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度、经过两三年学习,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程度、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与社会需求相符度、 所学专业对以后学习工作帮助程度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一般满意, 满意度不高。

图4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意度统计

3.2.3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过程影响专业满意度

从图5 可分析有57.57%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有52.71%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学生个性培养, 还有过半的学生指出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

图5 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 对策和建议

根据对学生专业满意度的数据分析,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4.1 填报志愿方面

要引导高考考生需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 填报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利用网络、电视媒体等多种途径了解报考政策、各高校招生情况等信息,理性地填报志愿。 社会各方面(包括中学、大学、教育行政机构、社会群团机构等)应及时、准确、多途径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相关的资料,如招生信息、专业简介、专业前景等,从而使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实现学生可以填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专业满意度。

4.2 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

建议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实行辅修、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措施,有些学校在一、二年级按大类对学生实施通识培养,三、四年级再分专业学习的做法。 可以使学生在两年里通过初步学习,结合个人兴趣,了解到相关专业的情况,然后重新选择专业。而且,两年的综合培养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向“一专多能”和“通用型”人才方向发展。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业状况,这些学生将会拥有更足的竞争优势。

高校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手段的创新。 学校要引导教师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创新课程教,推动教学。组织高水平的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加强教学互动,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专业满意度。

4.3 积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度不仅仅基于自身喜好考虑。 还有很多是出于对未来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的考虑。另外,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不良心态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就业。作为学校,一是要注意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专职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开拓就业市场,通过介绍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树立信心;二是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心理咨询,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心态,分析心态偏差的原因,耐心疏导,让大学生学会适时调整心理上的波动。 就业心态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满意度。

4.4 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提高专业满意度的重要切入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完成他们的梦想,在大学中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要重视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和学习适应性的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处理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另外,大学生也要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 合理制订学习计划,科学使用学习方法,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5 结语

为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还要积极提倡并加强师生交流、同辈交流,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融入学术研究系统或和社会交往系统提供良好的支持。 同时,学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后勤服务,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对特定学校的校内情况的调查, 分析由于专业选择盲目,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学校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效果造成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差异。 对该校学生的专业满意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高校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所学满意度大学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非所学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非所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