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过程化评价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
——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

2019-09-20 01:51杜晓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考试考核

杜晓妮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1 高职院校课程应用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足,期末或结业考试会出现大批不及格的问题,实施多元化、过程化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总结性考试的弊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更准确的评价,改善了学生的学习风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大程度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有效教学,对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在文章《高职项目课程过程考核信息化探索》[1]中,作者认为,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各科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项目化课程,随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程的内涵建设和提高项目化课程的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过程考核方式与传统的结果性课程评价方式不同,它是一种体系化的、师生共同参与其中的分阶段的考核形式, 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才能加以实施完成。一门课程分为多个项目组成、一个项目里包含多个工作任务。 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再适应新的项目化课程的评价需求, 因为课程结束后结果性的考核太简单、太绝对,任课教师只能给出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课程中各个项目的“学教做”的互动过程体现不出来; 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选择过于重视理论和实践结果, 学生之间可以轻松地复制结果和现象,而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在项目过程中的应用考核得很少;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缺乏“学教做”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过程考核,就是对项目“学教做”的过程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既实时评价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 也监督了教师对课程各个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这种考核方式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课程的内涵开发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

在文章 《高校教学过程化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构想》[2]中,作者指出,2013年6月初,苏州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讲教师在课程考核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拟打破和改造传统教育教学过程,自2013年下半年起推行课程过程化考核改革试点工作,促进课堂教学深度改革。该次试点课程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前期已在学院(部、单位)层面开展过程化考核改革试点的课程; 二是部分通识教育课程; 三是国家特色专业、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中的部分核心课程。

2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研究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课程“学生难学、老师难教”,针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开发过程化考核任务书、研发过程化考核实训设备、参与建设过程化考核师资队伍, 对教学效果采用了过程化考核的方式,有效地管理了实训现场,对学生进行分批次、不同内容的全方位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证明,过程化考核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考核制度。

在文章《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过程化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3]中,作者指出,课程考试是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定组织实施的考试活动。课程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 衡量一段时间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情况, 改进教学和促进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都按照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考核的传统考试模式进行课程考试。 这种考试模式, 对于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和记忆的基础课程考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强调应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的专业课程而言, 传统考试模式不利于专业课程考核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为此,该文针对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做出了几点分析。首先分析了传统考试方法不利于专业课程考核的缺陷,进而提出了高职专业课程过程化考试的改革思路,并探索过程化考试考核的设计方案, 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在文章《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化考核》[4]中,作者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进行课程过程化考核的必要性,论述了过程化考核的内涵和方式, 提出了一些实施过程化考核的策略和方法。

3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研究

思政类课程学习要点多、理论性强,许多观点需要学习人员结合实际进行论述。在传统的集中考核中,考生往往出现理论知识混淆,论述内容偏离考点等状况。采用过程化考核,对学习内容分阶段考核,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细化,知识点更加清晰。辅之以多种形式的题型,如演讲、辩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文章《加强政工课过程化考核》[5]中,作者指出,在政工课中建立过程化考核机制, 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院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教与学互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解决知行统一问题,使考试体制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从而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能的目的,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文章《‘两课’教学过程化考核模式探索》[6]中,作者指出,在“两课”中建立过程化考核机制,有利于摒弃过去传统考核方式的种种弊端; 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效应,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全国不同地区高职院校关于课程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研究比较多,论文数量也有所提高,并且有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式的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大多都是初步尝试性的研究、介绍。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课程考核不仅仅是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更关系到学生将来就业的质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把过程化考核与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的研究作为一项持续性的研究的人较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

4 课程过程化评价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过程及结论

该文研究了过程化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以验证过程化考核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促进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从而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做法,激发和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学习态度提供理论依据。

传统的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考核中目前存在以下的问题。

(1)考察的理论知识偏多,需要大量记忆,而真正能用于工作实际的不多。

(2)技能性的操作考核偏少,导致学生平时不动手实际操作练习。

(3)与职业素养等相关的题目不明显,学生也将不重视这些。

从而对“过程化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过程化的课程考核形式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学习动机。

(2)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确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加强。

研究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在整理、分析和归纳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量化、研究,以实现分析的科学性。

对该学期所授《过程控制技术》课程的两个班电气13-1、电气13-3 分别设计传统考核(期末闭卷笔试考试)试卷、过程化考核方案,对这两个班分别采用传统考核(期末闭卷笔试考试)、过程化考核,分析考试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

电气13-1(27 人,非实习班)采用期末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成绩分布情况见图1。

优秀,3 人,11.11%

良好,11 人,40.74%

中等,7 人,25.93%

及格,6 人,22.22%

电气13-3(51 人,实习班)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考核的指标包括出勤、课堂任务、考核项目等,考核方式有个人完成、小组合作等形式。 综评成绩的计算方法为:

综评成绩=出勤*30%+课堂任务*30%+项目考核*40%。

综合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综评成绩分布情况见图2。

图2 电气13-3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成绩分布情况

优秀,8 人,15.69%

良好,18 人,35.29%

中等,17 人,33.33%

及格,8 人,15.69%

两个实验班的人数虽然不同,但就等级制成绩所占百分比来看,实习班的学生成绩较非实习班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这正是实习班的学生在实习之后学习目标性增强、学习动机明确从而促进学习行为的体现。

通过上述实验法对两个班级两种不同考核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课程的过程化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期末考核评价方式, 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精神,有利于三大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的实现。该文对过程化评价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明确了课程过程化评价的形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作用,为高等职业院校各类课程的过程化评价方式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使学生在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质量。

5 结语

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著述不多,笔者只能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相对片面。 对过程化考核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有助于教学活动师生双方更加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及如何实施。因此,笔者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合作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深化对此问题的关注、研究,形成系统化、真实化的认识体系。研究过程中,边调研、边实践、边总结,促使教师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研究效果可直接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受益,进而使社会上各类企、事业单位受益,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考试考核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内部考核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