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2019-09-20 01:51白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产教汽车融合

白海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当前,我国已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创新创业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也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更新培养模式,将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教兴国”这一方针政策的战略抉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有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长远意义,也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价值。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从前端市场向后端服务市场转移,迎来了汽车后市场的高速发展时代。 汽车后市场主要包括汽车营销、汽车保险行业、汽车修理及配件行业、汽车保养与维护行业、二手车销售以及汽车租赁行业等。构建合理的发展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打造以自有品牌为核心的产品,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作为汽车后市场重要的从业人员,他们是否能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对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产教融合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政府的支持,各高校重视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使得产教融合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所在,也是高校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途径。

1.1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这一概念是基于产、教是不同性质的国民经济部门而提出的,产教融合指的是教育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对接。 其融合可概括理解为“在社会生产中教学育人,在教学育人中发展社会生产”。 产业部门通过纳税、直接投资等方式为教育提供其必需的经济支持,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信息,并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院校通过教育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应用技能型人才。总之,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两者之间的一种深度合作。

1.2 产教融合的方式

1.2.1 学校教育和定点企业实习相结合

学校向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教育, 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在校内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后,到企业参加实习,接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借助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用在校内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到知识的真正用处。这样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仅解决了实习单位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能让校方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针对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2.2 引企业入校,创设“校中厂”

如今,引企业入校,创设“校中厂”,是一种新型深化产教融合的方式。 这种方式在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节省了学校在实训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节约资源。 另一方面,学校教师能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市场发展方向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跟时代发展接轨,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缝衔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产教融合的意义

1.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将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和实际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实习内容直接来源于企业业务,让学生通过企业了解到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动态。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使学生从中明白知识的实际用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及时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教学中难理解、较抽象的知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3.2 搭建学习平台,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

当前, 相当一部分高校专业教师是刚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这类教师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但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训设备的操作能力。再者,很多教师虽具备各方面专业能力,但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而产教融合的这种育人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好的实习机会, 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育人也育己。 一方面,在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也能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训设备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1];另一方面, 产教融合也能有效促进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可聘请企业创新创业专业人士、技能型教师,提升师资力量。

1.3.3 教学紧贴生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能力不足,创新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对企业经营管理认识不到位,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缺少到企业锻炼机会,所以缺少实际经验,对产业行业的发展动态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营销和客户需求缺少深入了解。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学校结合企业需求、市场走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高等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调查

2.1 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一种由学习知识的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结合的能力[2]。结合创业一词的本意“创立基业”,创业能力是一种与开拓进取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相结合,善于把握时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人才培养的重大革新,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旨在面向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向行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造,让学生学会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态度去改善生活、改变世界。

2.2 调查设计

通过问卷及人物访谈的方式对汽车服务工程(职教师资)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调查,两种方式相互补充,以便获取更全面、更客观的信息,旨在能够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从而发现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1 问卷调查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视角出发,分别从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3]、对校企合作满意度、校企合作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促进因素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

2.2.2 访谈设计

访谈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师的访谈,包括汽车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企业人员等。 访谈内容旨在了解学校教育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汽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并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从不同维度为提升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可行性意见。

2.3 调查结果

该次问卷调查人数为100 人, 其中男生为72 人,女生为28 人。根据对广西师范大学各年级汽车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2.3.1 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汽车服务工程(职教师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双师型人才,为广西职业院校输送师资力量。因此在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便提出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研究精神兼备,掌握汽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汽车检测、相关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与养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胜任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和科研的职教师资,以及能胜任从事汽车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发现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但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认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2.3.2 师资队伍方面

目前,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研室主要有7 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及博士4 人、中级职称2 人、初级职称1 人。 教师队伍有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经验,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线教师。专职教师日常工作有各个年级专业课、实训课教学、毕业论文指导、实习指导等。该专业在校学生350 多人,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调查中,针对师资问题学生也有很多反馈,过半学生认为该专业教师人数比较少、缺乏汽车服务一线工作的经验与分享。

2.3.3 校企合作方面

为探索产教融合“校中厂”式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广西恒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建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实训中心,全面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人才和技术标准, 是广西桂林仅有的一家高校汽车专业引企进校的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实训中心”于2017年6月揭牌成立,已建成对外汽车销售与维修综合生产服务的场地2 000 m2,具有汽车销售展厅、汽车维修车间、汽车美容车间、汽车精品区、汽车保险区等各个功能区。校企合作共同完善汽车专业设施设备,为培养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搭建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在汽车营销、二手车评估、汽车美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维修工程等相关课程中, 教师积极利用企业这一实训基地调整教学方法。例如,在汽车营销课程和二手车评估课程中,学生在基本掌握相关营销技巧和车辆识别知识后,通过熟悉企业环境和岗位工作流程,了解车辆的相关参数,实时对其进行六方位介绍,对二手车进行评估;在汽车美容相关课程中,学生承接企业相关业务,对车辆进行清洁和保养等。然而在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等方面,校企之间的融合深度还不够,专业课程与市场和行业生产还不够贴近。

2.3.4 学生创新创业方面

(1)创新创业意愿。

大学生富有蓬勃向上的朝气,有冲劲有理想,渴望在专业领域上实现个人目标,通过调查发现,汽车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愿,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占总数的78.89%,但是正处于创新创业实践阶段的人数仅占11.63%。

(2)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举办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图1 所示,通过调查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次数, 汽车专业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次数普遍偏少,原因集中于缺少兴趣和时间精力不足,如图2 所示。 如图3,参加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主要参加的项目为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讲座。

图1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次数

图2 学生不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原因

(3)创新创业面临的难题。

调查发现:学生不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自身创新不够, 能力不足, 如图4 所示。 此外,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愿,但仍然面临着缺乏创新创业素质及技能、缺乏好的创业项目、缺乏社会认可或政府支持以及市场的复杂多变性等方面的问题,如图5 所示。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调查结果, 总结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就目前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生源主体具有明显的广西当地化和区域性特点。因此,培养满足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产业发展模式、综合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必然要求。然而,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和方式方法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时出现难题, 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不适应,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两方面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和层次,与企业协同合作,适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要求、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2 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指导

目前,学校汽车专业的专任教师师资力量较强,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的师资非常薄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学工队伍兼任,这些辅导员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管理能力,但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培训, 并且这些教师在创新创业实战方面几乎是零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性较强且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活动。 如果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跟不上专业教育,就会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脱节,最终影响大学生整体的创新创业能力[4]。 因此,科学合理、 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淡薄

学校已成立有创新创业社团,每年度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然而缺少一些实质性活动。学校汽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汽车具有浓厚的兴趣,职教师资学生掌握牢固的汽车理论知识,多数中职升本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然而由于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淡薄,导致部分学生还保存着传统的就业观念,即职教师资学生毕业到中职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中职升本学生毕业到汽车相关企业从事营销、金融保险、汽车检修等方面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

3.4 学生缺乏市场认知,对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确

图3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项目

图4 学生不愿意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原因

图5 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结构复杂多变。尤其是汽车技术方面更新换代较快,市场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步伐。 而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学校,相对而言缺少社会实践经历,没有真正在企业项目运行中参与过项目的设计、生产、运作, 这就导致学生虽有理论基础和高涨的创新创业情绪,但由于缺乏市场认知,对市场前景不明确,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客户需求分析、盈利模式设计不了解,就难以将生产出的创新产品投入到市场获取效益。

4 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为促使产教深度融合,结合调查结果,针对汽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使得产教融合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4.1 产教深度融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产教深度融合, 根据学生职业潜能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目标, 就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言, 学校通过深入企业, 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沿, 强化汽车专业特色建设, 不仅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培养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 而且要把企业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 工艺要求和企业的管理标准全面渗透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始终。 企业实质性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模式有机对接,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地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4.2 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固然离不开理论知识和专业教育。 因此,高校应该充分、深入了解汽车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汽车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始终,实现其与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衔接[5]。通过设置几门创新创业有关课程,聘请企业培训师、创业成功人士、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授课,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丰富大学生课余时间。 适当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比重,积极引导,让学生自身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另外,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课,并予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3 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对大学生来说,与之最为密切的文化领域,就是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各学生社团、 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将那些对汽车专业具有浓厚兴趣、对创新创业有想法的学生通过社团组织的形式聚集在一起, 在学生中成立汽车相关专业类社团组织及相应的管理团队,并根据学生对汽车不同方向的爱好和兴趣设立不同部门,例如,汽车电子产品研发部、汽车营销部、汽车技术部等,每个部门配备校内及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大赛,制订创新创业计划等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6];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来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创业,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

4.4 产教深度融合,学生参与企业运营,体验真实职场

产教深度融合,学校依托企业办学,将企业运营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在项目的设计、生产、运作等方面出谋划策。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企业的技术和工艺以及最新的市场动态,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 有效引导学生感知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分析、客户价值来源与盈利模式设计;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注入朝气蓬勃的人力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完成相关业务, 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互利共赢。

5 结语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与此同时汽车后市场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不断加重,因此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决策的推动者,给予创新创业教育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发展资金;学校作为决策的实施者,得益于国家的支持,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前进方向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企业作为决策的参与者,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坚强后盾,企业充分合理利用国家有关产教融合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与学校共办专业特色产业、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师资队伍,与学校搭建良好的协同育人平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协同努力,以实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一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产教汽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