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促进成长

2019-10-18 09:20李凤
求知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于以生为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其语文素养的根本策略,对学生的阅读成长非常有帮助。当下,对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文章将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96-02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倾向于使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知识,但无异于把学生当成了阅读机器,抹杀了他们的阅读个性和成长天性,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基于以生为本,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作用,以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其个性化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这才是释放阅读个性,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好方式。

一、以生为本的基本内涵

以生为本即我们常说的“人本教学”理念,该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少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而是常用间接性、引导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生为本并不是抹杀了教师的教学作用,其教学引导作用对学生自主阅读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以生为本是基于新课改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旨在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通过引导而非指令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调动其阅读激情,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动整个阅读过程朝着“更轻松、更和谐、更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具体来说,“生本”理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师生交流无障碍,师生关系非常和谐,教师能够主动亲近学生,而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指导;②师生合作有默契,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奋勇前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一起解决,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宝贵精神;③师生之间互促互进,共同积累知识,增长见闻,促进教与学和谐有序发展。

二、以生为本对提升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作用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第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即学生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还能通过积累和学习不断增长语文知识,培养独特的语感;第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学生能根据具体的阅读情境,在阅读表达过程中尝试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不仅能顺畅交流,还能提升读写结合能力;第三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体会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道理,还能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自我感悟和净化;第四是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能力,即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够基于阅读文本感悟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

三、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1.基础和前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生为本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体阅读作用,并积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并培养其个性化阅读能力。

基于此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同时,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万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但是退居幕后之后仍可以掌控和调整整个教学节奏,同时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自身还是不能妄自菲薄,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从增强引导作用着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同时应当深入学生,认真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需求,将自己摆到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2.方法和策略——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养成

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首先是要知道学生适合读什么,喜欢读什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困难,而且脱离教材的阅读素材难度也不小,教师只有找到适合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喜欢的阅读素材,才能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通过阅读内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基于阅读兴趣持续钻研,养成个性化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独立思考,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样的阅读品质会促进其深入阅读语文知识,久而久之,也能培养起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实例分析——以小学语文《小马过河》为例:

(1)课堂引入阶段——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在课堂引入阶段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内容引入方式,例如,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音乐、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阅读兴趣(如教师可以把《小马过河》制作成简短的动画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初段就能拥有高涨的阅读情绪。

(2)课堂教学阶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问题教学法为例,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设置问题,“如果让你来帮助小马,你会怎么做?”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并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小马过河,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全部都是学生自主閱读的结果,也是其个性化阅读能力的体现。

(3)课后作业阶段——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以《小马过河》为蓝本,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去找和《小马过河》类似的图书,并根据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然后在下一堂课上进行朗读和演讲,通过作业的形式,既为学生确立了学习方向,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独特的阅读兴趣和个性化的阅读方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要求的是找和《小马过河》类似的图书,但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教师不需要给学生设定阅读主题或框定阅读范围,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篇文章进行阅读。

基于以生为本,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同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样才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的正确思路。笔者相信,只要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做到以生为本,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够引导其养成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仁权.以生为本,促进成长——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55.

[2]陈映群.让个性化阅读之树茁壮成长——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浅议[J].网络科技时代,2017(24):36-37.

作者简介:李凤(1978—),女,广西桂平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