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2019-10-21 09:15刘正保
时代汽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

刘正保

摘 要:现阶段中职职业学校比较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主要目标在市场上,注重结合一体化,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所需。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各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在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下,售后服务领域市场对于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多,因此,我国中等教育院校的责任重大,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理论为主,很多专业课程之间都是独立设置的,从理论上将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划分开来,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中職毕业生知识能力提高,推动中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一是,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知识参差不齐,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阶段中的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厌学的现象,有学生在上课上玩手机或者是睡觉,不能确定自身在学校的目标,因此,老师很难组织教学,总是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管理上,同时,缺乏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效率非常低;二是,学生难以对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开始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然而因为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总是局限在模仿性实训操作上,很难有系统性的技能存在。三是,缺乏专业实训的设备,因此导致学生在这一期间总是有看得多的问题出现,难以符合学生在动手方面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产生,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并且导致学生本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丧失;四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划分成了理论方面的教学以及实训方面教学,同时属于分段开展工作,也是由不同的教师开展工作的,不具备协调性,很难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具体方法,难以形成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团队。

2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一体化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是,一体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教师不只需要具有扎实稳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性的操作技能,实现“双师型”教学,对于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对 “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二是,将学生作为导向,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开展工作。有效整理并改善人才培养的实际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并且需要全面有效地设置课程。三是,一体化教学的落实。开展实训教学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需要构造和检测以及维修。四是,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和其之间形成配套的教材,对于学校来说,融入“一体化教学”内容和配套教材,并且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地安排。

3 实施过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院校中的运用,能够再次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这一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开展教学的应用,与理论教学以及实训教学之间相互结合,并且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对现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脱节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理论课和实训课间出现的知识重复性问题也可以很好地改善,降低重复几率。除此之外,一体化的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并不是在一瞬间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发展下开展工作,总结实施的整个程,还需要培养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充分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这样一来,能够很好地推广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帮助中等教育院校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3.1 制定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实施一体教学的模式其实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有助于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并且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促进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并且满足下列几个目标。一是,全面研究并开展调研工作,利用分析和提炼,在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并且使得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以实施,有效处理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且融合知识和技能的不连贯问题;二是,将满足职业岗位所需作为标准,并且实施一体化的教学,加强教学资源的优化,并且使得信息化教学得以实现,还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一定的创新,构建一个具备职业特征的实训室;促进师资团队水平不断提升,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三是,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高。通过过程导向法和项目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开展工作,将学生作为主体,并且提高学生的全面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其工作思路进行明确,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地改善以及提高。

3.2 创新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场景的布置合理性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于中职教育院校来说,需要对理论学习区域和技能训练区域以及资料

查询区域进行构建,可以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任务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其发展为一体化的教学空间,所有的实训技能的教室都需要配备和企业技术之间相互 满足的实训设备,可以满足教学任务所需,改善教学环境能够使得教学更叫地多功能和多任务以及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得其在一体化的实训室中开展教育工作,能使得教学环境和过程与课程一体化得以实现。

3.3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

想要使得抽象性的理论知识更加地形象化,并且使得隐藏部件实现可视化,能够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学习目标,学校可以在这一专业中开设一些维《汽车维护》类的课程,并且融入教学资源,还要对市场中比较多见的车型维修手册进行融入,提高学生的交互功能,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提高结构的合理性。

3.4 结合教学效果和过程评价

在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按照职业教育的功能和能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并且融入有效教学的思想,好课的评价需要包含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及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评价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教学效果的一个过程。学校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有教师的能力和教学的合理性;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主要涉及到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其自身职业素养的形成。

4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据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实际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划分,一般是根据汽车的组成对其实施划分,即发动机和底盘与电气设备以及汽车车身,将每个项目划分成不同的教学情境,进所有的教学情境划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是在时间段进行的,用来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实践方面的技能操作,并对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能够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并且在学中做,选择项目分组的方式,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以及实训教学,并对学生本身的积极性进行发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想要对这些目标实现,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方法开展工作。

4.1 形成一体化教学教师团队

想要按照目标完成学习的具体任务,学校就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作为主讲人,同时,需要配备两名具备理论知识以及实训指导知识的实训指导师,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实训技能的有机结合进行保障,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4.2 需要形成教学一体化教材

就一体化教材来说,不但可以和理论教学所需之间相满足,同时,还能够和实训教学发展所需相满足,所有的教学项目都需要形成一本针对性地教学,教材必须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开展,有效结合构造和检测以及维修,切不可对其进行划分,能够避免出现教学脱节的现象。

4.3 建造一体化教学教室

想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就需要有效对接教学任务和企业,在同一个场所安排理论教学以及实训教学,能够让所有的学生按照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学生,对于一体化教室的修建,需要有效结合理论教学的场所以及实训室,还需要对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进行配备,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需要让学生立即融入到操作过程中,得到教学不分家的目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所需,利用任务驱动法以及分组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主动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过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小勇.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J].亚太教育,2015,15:120.

[2]殷彪.中職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08:90-92.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