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2019-10-21 13:38陈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体育教学

陈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越来越成为当今一线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笔者通过剖析健康素养的内涵特征,思考如何让学生吃透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态度、培养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学生与全面发展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素养;理论剖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140-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颁布实施,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健康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到提升学生的健康发展,再到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是对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进行了完善与充实。健康作为学生学业、生活每一阶段永恒追求的目标,健康素养的形成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尤为重要。

1.吃透健康知识,关注健康状况

健康知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拥有的一种知识,其是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健康行为表现,了解健康知识、掌握健康知识、吃透健康知识,才能更好的关注自我的健康状况,根据自身健康现状随时随地调整自我的生活习惯,以至更好的形成一种健康的健康体魄。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室内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播与健康有关的任何话题,怎样科学的饮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怎样的行为习惯是不卫生的,怎样的行为习惯又是卫生的等一系列话题。同时,教师除了传授健康的营养学知识以外,还可以告知学生怎样科学的运动,什么天气下适合户外运动,什么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为什么会导致运动损伤等。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与健康相关的话题,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相关健康知识,从而内化成自我的健康知识,继而养成健康的生活品质。

2.端正健康态度,参与锻炼活动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一旦学生对某一运动技术有了一定的态度,就会朝着体验这一运动技术的方向去努力,就会对这一运动技术所涉及的运动知识、运动技术方法和要领,以及在运动前、中、后所要关注身体机能状况和形态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健康知识)。学生有了正确的健康态度,就会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积极地去思考、理会、运用健康知识,从而在大脑里形成根深蒂固的痕迹,产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越来越讨厌体育课的现状逐渐明显,这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安排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直运用传统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堂模式将会导致学生带着抵触情绪来上体育课,因此有效的体育课堂应是教师运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来实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比如教师教授体操技巧前滚翻动作时,在教授前滚翻技术动作之前,首先要告知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前滚翻动作,通过与现实中可以实际运用前滚翻动作的事例,让学生正确认识前滚翻动作不只是体育课要学的单纯技术动作,这也是生活中可用到的一项运动技能。例如某一次,我的一位大学体育教师在上班的路上,突然被对面一辆飞速的汽车撞飞,在他落地的一瞬间,他顺势接上前滚翻,避免了自己的头部直接着地,将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这位老师在被汽车撞飞的一瞬间,他想到了以前他在体育课堂中所学习的体育运动技能,这帮他在自己这一危险的瞬间保护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后,学生会自觉转换自己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后,多少会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思想态度上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正确的态度会促进学生克服一切困难或挫折,积极参与到学练中去,取得良好的学练效果。逼迫学生的学习只会适得其反。良好事例的教学效果会促使学生去学习、理解健康知识,从思想上发生质的变化,获取积极向上的健康态度,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质的增强。

3.形成健康意识,巩固学练效果

实践证明,信念和意识是任何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基础,做任何事情的前提。那么,健康意识是指维护自身健康而预先必须注意的保健知识和理念,良好的健康意识可以让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全神贯注,自主性学习。比如教师在教授健身啦啦操难度C跳动作时,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的教学,通过拍摄动作分解照片及运动分解视频,通过摆臂、反腰拉伸、行进间单腿练习、屈体展体跳、由高到低的C跳及最后完整C跳练习的视频拍摄,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视频教学与自身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直观清晰的认知,然后学生可通过视频分解动作模仿练习,教师纠正讲解,一改传统体育课中教师单独教学,学生只管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通过拍摄学生的示范动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让学生找到动作中的優点与缺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分析每一个动作环节所参与的肌肉、韧带、关节以及心肺功能等等在运动技术学习后所带来的效果。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健康意识,就会无意识地、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练中去,才能持久地进行学练,巩固已经学习的成果,并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从而学会许多强身健体的方法和技能,更好巩固并达到理想的学练效果。

总之,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健康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追求的永恒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习得健康知识、端正健康态度、形成健康意识以外,凡是与健康有关的任何行为与活动,都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与形成的。因此,健康是永恒的,体育教学只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一个小小平台,想要健康的长存发展,就需要社会中的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完成,从而为培养出拥有健康素养的学生而不断奋斗终身。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体育教学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