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

2019-11-14 08:22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朱玲玲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球心作图数学知识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朱玲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潜心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加强手眼脑的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只能学到些皮毛,对于解决高中数学中的问题,常常是一知半解,知识掌握得一点也不牢固.因此,培养高中生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兴趣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高中数学理论性比较强,空间结构也比较复杂,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又比较多,如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就很有可能会一问三不知,考试起来选择题只能靠蒙.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预习、复习,记牢公式,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大都比较深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听天书,而一些基础稍好的学生,感觉数学越学越难,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高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将数学课变成学生所喜欢的学科,那样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了些看法和体会,希望能够给高中师生一点启发.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关系

学生对数学这门功课能否满怀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小宇宙,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如果觉得这个老师很合自己的心意,那么就更愿意在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愿意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喜欢这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给同学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要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乐意听自己的课,自觉自愿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课外作业.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要敢于质疑,敢于超越教师,对于那些有着良好创意和自己独特想法的同学,要给予称赞,让他们有强烈的存在感和荣誉感,觉得自己学习数学很有天赋.例如,在做有关球的练习时,就要鼓励同学发散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情况.

例1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5π 和8π,且距离为3,求这个球的半径.

分析:这道题中两截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球心O 的同侧,另一种是在球心O 的异侧.

解:(1)当两截面在球心O的同侧时,如图1 所示,设两截面的半径分别为r1,r2,球心O 到截面的距离分别为d1,d2,球的半径为R.

因为π·r12=5π,π·r22=8π,所以r12=5,r22=8.

又因为R2=r12+d12=r22+d22,所以d12-d22=r22-r12=3,即(d1-d2)(d1+d2)=3.

又因为d1-d2=3,所以,解得

图1

又因为d2>0,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

(2)当两截面在球心O 的异侧时,d1+d2=3,由上述解法可知(d1-d2)(d1+d2)=3,所以,解得

噪声污染物监测点布置:在北、西南及西面厂界共布设6个厂界噪声监测点,在民居窗户外1米布设1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在西南厂界外布设1个噪声衰减断面。监测频次为每天昼间和夜间各监测1次,连续监测2天。

做这种有关球、正方体等对称的空间几何体的习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锻炼他们养成分情况讨论、一题多解等数学思维.

二、用形象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来说,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特别重要的.在此也要注意,数学学科逻辑性比较强,是一门严谨的科目,因此,教师在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严谨性和精炼性,要慢慢地启发、引导学生走上探究性学习之路.比如,在画三视图时,也可以把知识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将三视图的画法用好记的口令来教学,高中的学生应该都会记得这样一句:“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类似的还有三角函数中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以及三角函数中的“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因为这样记忆起来效果特别好,不会忘记,而且又很容易记住.

所以,数学教师并不是说一定要严肃认真,常常板着脸教学,也可以深入探讨数学教学语言,从中加以提炼,转换成幽默风趣学生容易记住的语言,让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知识,更轻松地从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并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新的数学知识,拓展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实践活动在设计和组织时,要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数学,并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样就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比如,让学生参与“摸奖游戏”,从而在游戏中加深对概率问题的理解,或者按学生选择将其分为A 和B 两组,模拟市场销售情境,首先根据学生自己的意见进行分组,选择组内的利润与投资关系,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计算.

例2已知有两类产品:A 产品(图2)及B 产品(图3),它们的销售盈利如下图所示,下面学生根据利润与投资的关系图来选择出自己的企业.

图2

图3

通过刚才的分组A 企业、B 企业回答下列问题:

(2)若两个企业共有10 万元成本金,并打算将所有资金都进行生产产品,请问如何分配这些成本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并且最大利润为多少?

解析:(1)根据函数图像可知A、B 产品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

(2)若在B 产品投资x 万元,则在A 产品投资(10-x)万元,所以企业的利润.所以当,即x=6.25 万元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4(万元).

因此在A 产品投资3.75 万元,在B 产品投资6.25万元,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约为4 万元.

四、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论教”,使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表现出来.比如,需要作图时,不能让教师为学生画好图再解题,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动手作图,不怕作图的不标准或是作图有错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平时作图的易错点及应着重讲解的知识点.

例3图5 中的△A′B′C′是等边△ABC 的斜二测水平直观图,图4 中的△ABC 的边AB 长等于a,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解析:如图4、5 所示的实际图与直观图.

图4

图5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少说,学生多说,让教师引导学生去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说课能力,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浓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牢固.

总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在学习中发光,在学习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此外,也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使教学工作更生动有趣,更具体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球心作图数学知识
第12讲 作图专题复习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反射作图有技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我解决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 锁定球心有方法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