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的策略研究

2019-12-25 07:02王立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效

摘要: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是技术性的动手操作,强调创意实践,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的意愿、情感和感觉。教师在传授技能和指导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美术表现的评价环节,最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手工教学;高效

doi: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11.003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138-04

小学阶段的美术手工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选择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与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各有侧重,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美术活动形式。课堂上学生可以尝试用纸、彩泥、废旧物品等材料和简便的工具,运用各种组合装饰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情感和感受。每一件手工作品不但可以体现学生个人的情感和经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审美品位和审美素养。因此,创建高效的小学美术手工课堂,对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从事创造性的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善于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让兴趣贯穿整个手工课的教学中。

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漂亮的建筑”一课,属于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上课之前笔者思考最多的是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教”与“不教”之间尺度的把握。在“漂亮的建筑”一课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如果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简单设计为让学生学会用各种基本形状表现房子,一定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先简单介绍了建筑的历史,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考眼力的游戏,展示不同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和欣赏。学生分组抢答说出建筑的名称,在哪儿见过,进而发现建筑的形状、色彩、装饰特点。通过游戏,学生产生了参与观察、研究建筑的兴趣,加深了对建筑的认识的同时,激发了继续探索表现建筑的欲望,接下来学生表现各种造型独特的建筑也就水到渠成了。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应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本课教学中,在学生美术实践表现环节,笔者利用学生数学学具盒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随意拼摆各种建筑的模样(图1),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几何形的组合变化,感受组合变化的快乐。他们每摆好一个房子的样子笔者就用手机拍照,一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摆了两三个建筑物,最后用多媒体大屏幕进行展示。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笔者的内心也跟着澎湃,美术课成为孩子们创造的乐园。

另外,教师要注意挖掘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布鲁诺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代替不了的。”教师高尚的情操和敬业神精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育示范。教师要关心、热爱和赞赏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师也必将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在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的情况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这也必将促进课堂创新环境的构建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基础越扎实,创新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创新便只是空中楼阁。而教师讲授知识的高超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系统完整地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于教学中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启发引导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结构,认识美术的基本特征,掌握美术表现的语言和方法。

例如:“有趣的字母牌”一课教学中,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笔者遵循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新课伊始,出示普通纸牌,引导学生说说纸牌都可以怎样玩,玩法规则,了解纸牌的历史。接着,笔者出示自制的纸牌(英语牌),找两个学生与老师一起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不同造型的英语牌,说说牌面组成和制作牌的材料,深入探讨制作形式和制作方法。这样寓教于乐的探究发现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学生在玩纸牌的过程中,自主观察纸牌的外形材质,交流分析纸牌制作方法,有创意地完成了纸牌的制作,在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图2)。学生在游戏、合作、探索实践中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求异的勇气和胆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高效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在自由探究的环境里,发现美术表现的基本规律和审美的基本法則。信息化的社会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好的资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美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建立美术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兴趣纽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美术课堂活动自发地乐学、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创新

学生进行美术创意表现的前提是要掌握并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其潜在的创新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美术语言的规律和表现方法。美术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一定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广留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校本课程“纸品乐陶陶”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教室布置成“纸吧”,到处是纸制的美术作品,有立体的,有平面的,有剪纸作品,还有剪贴画作品,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学生伴着悠扬的古筝曲调走进了一个纸的世界。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看着一张张兴致盎然的面孔,笔者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教学重点——作品制作材料和方法的解决时,笔者让学生充分观察并猜想,学生发现这些作品是由纸绳和纸团组成的。在教学难点纸绳的制作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找到了搓纸绳的好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自主发现纸绳的制作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用纸绳粘贴的作品(图3),将一节简单的手工课变成了学生自己创作的好机会,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粘贴出不同的纸作品,并将手工和绘画结合,把单调的手工课变成自我探索,变完成任务为表情达意,变完成作业为创造作品。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通感效应,将手工课与绘画、音乐、文学等学科相通融。在学习“多姿多彩的靠垫”时,通过听音乐把图案的排列与音乐的韵律相结合;在表现“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时,与文学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在讲“生命之源:水”时提出让学生设计制作立体节水标志,把制作与实际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等等。这样通过挖掘教材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认识美是创造美的条件,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创造美的作品。

教师要重视美术课堂学生作品的评价环节,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学习成果的心理,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作业进行讨论、赏析,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多种功能。教师除及时肯定外,要因势利导,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怪兽”一课教学中,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制作出各种颜色不同、表情不同的怪兽时,笔者没有急于对他们的制作方法加以评判,而是让他们戴上怪兽面具在教室里玩“找朋友”的游戏,让他们边玩边观察体会自己和别人的怪兽面具。有的学生说:“我的怪兽的眼睛位置太往下了”,还有的学生说:“他的怪兽面具颜色搭配得不好”。游戏结束了,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有的同学又创作出了新的与众不同的、更加具有个性的怪兽作品(图4)。这样利用游戏进行梳理评价,笔者没有多说一句评论性的语言,孩子们就成功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怪兽面具。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审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对手工课充满了信心和兴趣,而这种信心和兴趣必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创设竞赛的情境,组织学生参与“慧眼神探”“智慧明星”“巧手达人”“创新能手”等美术作品评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评,评中品,做到学得有趣、评得愉快、品得深刻。教师经常创设这种评价竞赛情境,会使美术课堂中充满不可预见的悬念(图5),这样也避免了纯粹知识表达的枯燥,促使学生在美术评价中,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去寻找、探究知识的内在规律,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有显著提高。

美术教师还要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活动。美术课堂中自评、相互评、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长补短。在深化美术创造过程的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教师在点评时要注意一定要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和创作欲望,更多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如果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自信心、自尊心加强了,那么学生完成作品的成功率也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会随之得到发展。

总之,高效的小学手工课堂应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扎实、真实、简易的课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2011)版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朱永通.教育的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5.

[4]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5]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2017( 04).

[责任编辑:韩璐]

收稿日期:2019-08-15

作者简介:王立楠(197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第六小学校,小教中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效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