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

2020-04-06 21:23陈春艳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农村小学

陈春艳

摘要: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重大区别又密切联系,以综合实践活动视角探索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发和实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契合性。以屯村实小“耕乐园”劳动课程为例,从劳动教育理念引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统筹、相融合、相促进,更好发挥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B-0039-03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它指向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1]。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理念中返璞归真,回归本真的一种教育。它指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最基本能力的发展。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是比较恰当的方法。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视角探索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发和实施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相统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农村小学在与土地有联结的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活动的空间。屯村实小的“耕乐园”,本是一片空的水泥地,学校进行设计改造,将其分成小块,铺上泥土,围上栅栏,搭上棚架,与我校“耕墨”课程文化相结合,给它取名为“耕乐园”。下面就以我校“耕乐园”为例谈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视角探索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发和实施的具体想法、做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互为补充、整合融通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重大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定位和实施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都是独立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但两者又都以价值体认为核心[2]。劳动教育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创新创造。劳动教育注重课内外结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抓住内化和践行这个劳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课程,也是一门整合了传统“劳动课”“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而设立的综合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落实劳动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体验,鼓励创新,又要走出课堂进行实践。劳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活动方式又都能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我们可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把各学科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跨学科各类主题教育等进行综合设计,以整合的方式实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丰富的活动方式落实劳动教育的优势,既重视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征,进而最终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达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劳动教育理念引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发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理念是引导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识,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劳动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劳动教育不能单枪匹马地“单打独斗”,需要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是落实劳动教育的课程之一。

(一)征集劳动形象,唤醒学生劳动意识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自己喜欢的、卡通的、美好的东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所以在“耕乐园”初具规模的时候,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童话故事中的劳动形象大征集,经过层层角逐选出了学生耳熟能详、具有美好寓意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分别对应的玩偶。这些玩偶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拎着小篮,向学生传递着劳动的信息。玩偶们面带微笑,积极参与劳动的场景也给了学生正面积极的暗示:劳动很快乐、劳动很光荣,会劳动的学生真棒!同时学生也会联想到故事中的小矮人们每天按时外出劳动,白雪公主则在家帮忙做饭、分食物、整理房间等故事情节,唤醒学生辛勤劳动的意识。

(二)引入竞争机制,反向推动劳动实施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在学校中引入适度的、良性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耕乐园”场地有限,只能开辟出10多块耕地。本校有31个班级,僧多粥少,较难平均分配,怎么办呢?综合实践老师们因势利导,随即做出调整,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你们班级幸运地得到了這块地的一年使用权,在这一年内你们有什么初步规划和实施方案?请出具一份远景规划书并进行简单阐述。学校将择期邀请部分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对各班的远景规划书进行投票。综合实践老师筑巢引凤,收获了学生的很多创意。学生的好胜心大多比较强,引入竞争机制后更能反向推动学生劳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也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最初的规划、设想的收集,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参与实践活动,转变学生劳动观念

通过竞争入围的班级,劳动热情高涨,班级设立了劳动管理员、综合实践组长等小助手,定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劳动任务。有的班级还请来了善于农耕的爷爷奶奶作为技术顾问,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播种、施肥、除草、除虫等。学生还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发现异常立即与综合实践老师、科学老师等进行探讨。在这样的操作性、实践类活动中学生习得了劳动方法和劳动技能,劳动真实发生在学生的身上,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强调实践育人。以劳动教育理念引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元素让综合实践活动更丰富、更醇厚,让劳动教育于无声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綜合实践活动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劳动,注重劳动实践

为解决“耕乐园”水龙头少,浇水不便的难题,五年级的学生受身边蔬菜大棚种植户的启发,想要设计一个喷淋装置,方便浇水。学生去蔬菜大棚参观,了解喷淋装置的主要结构,并与科学老师一起研究喷淋装置的改造设计和运用,最后在综合实践课上完成喷淋装置的调试和安装。通过开放式的脑力劳动,学生与老师、家长甚至社会上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了设计,解放了双手,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让劳动变轻松,让劳动更科学、更高效。

(二)创设平台,鼓励新型劳动

劳动不只包含“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更包含“手脑并用”的脑力劳动。在“耕乐园”里种植是劳动,到了植物丰收的季节去收获、创意制作和售卖,提高成品的附加值更是劳动。“耕乐园”里的植物成熟了,学生高兴地去采摘收获。有学生向学校提议举办跳蚤市场,进行物品流通,让收获的果蔬变成商品售卖,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为增加果蔬的附加值,提高售卖的效率,学生把果蔬洗干净,进行简易包装,并在包装上贴上亲手制作的温馨提示、营养成分一览表、有机产品标志等。有的学生还做成果蔬混合拼盘,或把各种果蔬做成动物、卡通等形象吸引眼球。大家架起大喇叭,制作售卖宣传海报,还有口才好的学生当起“网络带货主播”,甚至还有“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很有新鲜感,在这样融合的活动中,学生的劳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交往能力等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包容让劳动教育形式更丰富,更受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三)拓宽渠道,强化综合实施

劳动教育不应拘泥于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应当打破地域的界限,把劳动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之内来讨论。笔者认为可以与综合实践的研学基地、活动基地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屯村实小与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在距离上比较近,与其合作进行修剪枝条、清理杂草等日常性工作,建立对口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累积到一定的时间可以换取湿地公园内自然课堂的参与权。学生们可以去竹林采挖竹笋,可以去观鸟点观察鸟类,可以在“知青点”制作糕点,在丛林咖啡屋学做西点……当劳动变成一种快乐时,还用担心学生不爱劳动吗?

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两者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但是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碰撞就会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互通互联,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在实践中,需要摆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既不能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掩盖劳动教育,也不能用劳动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要利用教学智慧,运用一定的方法把这两者统筹设计、有机融合、整合实施,为发挥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而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柳夕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新型课程形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政策要点[J].人民教育, 2017(22):44.

[2]冯新瑞.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J].基础教育课程,2020(13):4.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urriculum have a major difference and close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gh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labor education. Taking the labor course “Farming Paradise” in Tuncu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leading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enrich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s of labor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coordinate,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labor education, so as to better exert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ies; rural primary school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农村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