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2020-05-09 10:08刘洪秀
考试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效率生活化

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与此同时,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数学是比较重要的科目,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掌握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初中数学,是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入门阶段。因而,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极为重要。本次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此外,重点研究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情境;数学;教学效率

一、 前言

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部门逐渐开始加强对数学教学的重视。数学,源于现实且扎根于现实。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将现实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生活,作为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充满于现实生活中。目前,有不少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数学问题理解能力不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问题融入生活情景中,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转换为富有情感的现实生活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本研究从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角度出发,分析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具有现实性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 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活化教学情景创设的意义,首先可体现为其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中学阶段而言,中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属于数学基础性知识,也是入门性知识。熟练掌握该阶段数学知识与内容,能够为中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生受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形象思维发展仍不完善。在此种情况下,对于抽象和烦躁的知识点,并不能够体现出较高的兴趣,从而导致中学生数学教学效率偏低。数学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借助系列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使中学生在相对生动的情景教学中学习数学知识。情境教学,可以充分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提高中学生数学教学效率、质量。

(二)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开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也体现为其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某种角度而言,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初中生拥有创新能力,可借助开拓性思维模式,对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从而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初中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枯燥性。数学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从现实生活角度,对数学知识与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能够使中学生充分发挥想想,将数学问题放置于现实生活中进行思考。通过思考与变通将生活中数学资源,有效整合到初中数学学习中,从而能够帮助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而且,现实生活问题具有差异性,中学生在此时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创新思维,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三)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分析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发现此种教学方式,也能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效率、质量,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强,能够帮助中学生从多样化思维角度,实现对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數学教师应用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会将部分数学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关性相融合,突出生活的活动性与实践性。在此种情况下,指导中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上,运用数学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为学生提供实践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学生主动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中学生能够深化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中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 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对学生现实生活经历的应用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现实经历加以应用。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中学生积极投入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基础性知识后,会学习关于有理数的加减法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对两个有理数相加后产生情形的认知水平,可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篮球比赛作为教学情境,展开教学。篮球比赛双方有输也有赢,赢球、输球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根据有理数的知识,结合篮球比赛输赢情况,将赢球设为正、将输球设为负,平均设为0。赢球的个数计为正数,输球的个数记为负数。根据上半场和下半场的赢球、输球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输赢情形。例如,上半场赢了1球,记作+1,下半场赢了2球,记作+2,全场输赢情况为:(+1)+(+2)=+3;上半场输了2球,记作-2,下半场输了1球,记作-1,全场输赢情况为:(-2)+(-1)=-3;上半场输了1球,记作-1,下半场赢了2球,记作+2,全场输赢情况为(-1)+(+2)=+1,等等。通过将中学数学中关于有理数的抽象知识,与篮球比赛相融合,创造了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教学氛围,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积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是中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不过,所接触的数学知识,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学生所熟悉或是感兴趣的。因而,在培养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过程中,积极联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突出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上,使数学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中学数学不等关系相关知识教学中,可列举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一,某高架桥对车辆吨位的要求,不能够超过10。其二,不超过1米2的儿童乘坐公共汽车时免费。其三,某县城对车辆的限速要求不超过40千米/小时。通过上述距离,使中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掌握以不等式方式表达不等关系的技巧。数学教师在讲述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条件过程中,也可引用生活场景案例,某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打碎,此时教师可应用硬纸片拼凑成玻璃打碎的状态,并设置出3个顶点。店员根据该学生所拿的玻璃碎片,很快配好与之前相同的玻璃。引导学生结合上述举例中对不等式的特点分析,对店员如何配玻璃展开思考、讨论。从而,通过拓展思维进行思考与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提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利用实物演示现实生活情景

通过实物演示现实生活情景的方式,能够充分将具有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化、形象化的知识内容。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能够将社会生活积极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众数与中位数的教学内容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内容,教师可选取2名学生,分别扮演老板、1名新工人。向学生阐述前提,老板的工厂中现有人员组成为:老板1名,亲戚6名,领工5名,工人10名和学徒1名。由其中1名学生扮演的工人来应聘,另1名学生扮演的老板说自己这里的工作平均每月超过1200元,工资很高。新员工工作1个月后说老板欺骗了自己,每个人工资都未超过800元,平均工资不可能超过1200元。而老板坚持说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并给员工看工资表。此时,由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工资表。老板的工资为4000元;亲戚的工资为每个400元,共计2400元;领工的工资为每个1200元,共计6000元;工人的工资为每个800元,共计为8000元;学徒工资为600元,合计为21000元。教师引导学生开始针对工资问题讨论,学生根据工资情况展开计算和讨论,老板是否欺骗了新员工;平均工资1200元是否真实、客观的反映工人的平均工资,并给出学生认为正确的答案。通过由学生真实表演的方式,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思考、计算和探究。

四、 结语

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环境中,从创设生活化情境角度出发,能够将抽象、枯燥的初中数学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使初中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理解,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本研究主要从中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分析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此外,从加强对学生现实生活经历的应用、积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实物演示现实生活情境等方面,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升计算能力,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真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霞.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26(12):85-86.

[2]吴毅玲.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24(15):95.

[3]高倩.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2018,28(35):39.

[4]柳胜利.试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可行性[J].新课程研究,2018,24(5):84-85.

[5]陈友明.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6(5):632-634.

[6]周威威.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助推器[J].考试周刊,2017,23(57):135.

[7]崔健.新课程目标下提高初中數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5(32):854-855.

[8]潘明极.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24(3):72.

作者简介:刘洪秀,上海市,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教学效率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