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并多器官受累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06-05 01:19徐玲玲林宏容巴宏军柯志勇唐雯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洛韦沙利度胺脑炎

徐玲玲,林宏容,巴宏军,柯志勇,唐雯

EB病毒(EBV)是人类疱疹病毒4型的简称,超过90%的人群感染EBV,但多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隐性感染,儿童EBV感染率高[1]。绝大多数EBV感染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包括发热、咽炎、淋巴结病和脾肿大,多为自限性且不伴有并发症。在极少数情况下,EBV感染表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以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为特征。CAEBV多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个体,最近也有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被报道[2-3]。CAEBV是一种系统性EBV阳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BV-LPD),其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细胞克隆等方面呈现异质性[4],临床表现为持续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肝功能障碍、肝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皮疹、对蚊虫叮咬过敏等[5-7]。CAEBV还可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5],如恶性淋巴瘤[8]、肝衰竭[9]、间质性肺炎[10]、冠状动脉瘤[1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噬血细胞综合征[13]、胃肠道大出血[14]、消化道穿孔[2]等,但CAEBV同时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罕见。

CAEBV病死率高、预后差。有研究显示,EBV-LPD 50%的死亡率是由于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进行性淋巴细胞增殖[15]。目前CAEBV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16-22],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案的总体疗效尚不满意,多数仅可缓解病情进展,不能避免严重并发症及降低死亡风险。

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免疫功能正常的CAEBV患儿并发肠炎及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多发血管病变、脑炎的诊治过程,采用新的治疗方案——沙利度胺、普萘洛尔、更昔洛韦和糖皮质激素等联合治疗后所有症状消失,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AEBV的诊断及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5岁,因“发热2年余,腹痛腹泻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8-01-21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2年余前(2岁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高热,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肝大(右肋缘下约7 cm),查外周血EB-DNA 7.86×106copies/ml(参考范围:<1.0×103copies/ml),诊断:EBV感染,予血浆置换、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甲泼尼龙等治疗后,EB-DNA降至参考范围且热退。1年余前(3岁3个月)再次发热,伴腹泻,外院行上消化道内镜及结肠镜检查,结果示回肠及结肠多发溃疡(见图1),结肠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不能排除克罗恩病,予甲泼尼龙治疗1年,热退,腹泻症状好转。1个月前再次出现发热,伴腹痛、血便,于当地医院住院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贫血(血红蛋白最低为62 g/L)、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低为68×109/L)和降钙素原升高(最高为4.75 μg/L);血清铁蛋白最高为899 μg/L;腹部CT示肠壁血管扩张(见图2a);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住院期间突发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予扩容、输注血制品、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出血未得到完全控制,后在放射介入下行十二指肠动脉栓塞,但仅控制了2 d(不出血2 d);再予大剂量甲泼尼龙(10 mg/kg,1次/d)治疗3 d,消化道出血无改善,且出现多尿(约4 000 ml/d)及频繁抽搐,存在低钠血症(血钠109 mmol/L),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补钠,给予氢化可的松镇静后,抽搐停止并撤离呼吸机;但消化道出血、多尿持续存在,为进一步处理转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入院时患儿呈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1分,查体示肝肿大和脾肿大,肋缘下分别可触及6 cm和2 cm,触诊发现内侧有硬度。辅助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02×109/L,血红蛋白112 g/L,血小板计数75×109/L,D-二聚体3.82 mg/L,凝血酶原时间13.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6.4 s,纤维蛋白原1.66 g/L。血清白蛋白26 g/L,肝酶在参考范围内。血清三酰甘油1.58 mmol/L(参考范围:0.45~1.70 mmol/L),铁蛋白227.5 μg/L(参考范围:20.0~200.0 μg/L),均在参考范围内。血EBV-DNA 1.17×104copies/ml,巨细胞病毒DNA 2.62×103copies/ml。血清EBV抗体检测,免疫球蛋白(Ig)A/病毒衣壳抗原(VCA)、IgG/VCA和IgM/VCA均为阴性。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较少,占淋巴细胞的0.6%。起初脑脊液压力异常升高,为245 cm H2O(1 cm H2O=0.098 kPa),脑脊液中EBV-DNA 1.43×104copies/ml,脑脊液EBV IgG/VCA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无异常,脑脊液抗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IgM检测呈阴性。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细胞增生活跃。腹部和盆腔CT示肝脾肿大、肠管血管扩张、双侧肾脏多发性囊肿以及腹部和盆腔积液。头颈部三维CT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瘤(见图2b)。由于其胃肠道内有用于止血的钛夹,因此未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无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在患儿近4岁时留取的肠道活检组织标本送本院进一步检测EBV编码的小RNA(EBER)示阳性(图3~4)。EBER阳性证实胃肠道受累为EBV感染所致。脑电图示弥漫性减慢。

患儿2018-01-21具体实验室检查结果详见表1。

表1 患儿2018-01-21实验室检查结果Table 1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on January 21,2018

参考2005年日本CAEBV的诊断标准[23]:(1)持续性或复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2)抗EBV抗体异常伴抗VCA和抗EA升高,和/或在包括外周血在内的受影响组织中检测到EBV基因组〔外周血血浆EBV-DNA>5×102.5copies/ml;原位杂交如EBER阳性;免疫荧光如核抗原、低分子多肽基因(LMP)阳性等〕增加;(3)无法用其他已知疾病过程来解释的慢性疾病。满足以上三项即可以诊断CAEBV。本病例存在复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可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所致,外周血血浆多次EBV-DNA>5×102.5copies/ml,肠道组织EBER阳性,脑脊液EBV IgG/VCA阳性,支持CAEBV。患儿住院期间已完善相关基因检测,未发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X连锁淋巴增生性疾病。因此临床最终诊断为CAEBV,同时合并EB感染性肠炎,EB感染性血管炎,EB感染性脑炎。

2018-01-21至2018-01-24予患儿经验性抗生素、输血、生长抑素、去氨加压素及止血治疗,症状无改善;后在放射介入下行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止血,止血2 h后再次出血。经多学科讨论后,给予更昔洛韦、沙利度胺2 mg·kg-1·d-1,分3次口服;普萘洛尔初始剂量2 mg·kg-1·d-1,因窦性心动过缓减量至1.5 mg·kg-1·d-1,分3次口服。治疗后5 d(入院第8天)出血止,症状改善,尿量恢复正常。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14分。治疗后6 d(入院第9天)热退,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115 cm H2O),脑脊液EBV-DNA降至2.5×102copies/ml(参考范围:≤500 copies/ml)。在本院住院期间,患儿入院第19天出现抽搐,双眼凝视伴意识丧失,持续2~3 min后自行缓解。入院24 d后,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并出院。出院后患儿继续口服沙利度胺和普萘洛尔共7个月,口服泼尼松共5个月,口服更昔洛韦共12个月,无腹泻、腹痛及便血,无发热,EB-DNA最低降至2.3×104copies/ml,绝大多数波动在 2.70×104~1.29×105copies/ml。出院后 5个月左右,患儿因抽搐反复发作而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予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出院3个月后复查CT示右颈内动脉瘤和肠管血管扩张病变消退。

2 文献复习

图1 结肠镜检查结果Figure 1 The results of colonoscopy

图2 腹部CT及头颈部三维CT血管造影结果Figure 2 Abdominal CT scan and head and neck 3D CT angiography

文献检索:以“EB virus或EB病毒”和/或“Encephalitis或脑炎”和/或“vasculitis或血管炎”和/或“enteritis或肠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2019年1月。对所得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仅有3篇文献[24-26]报道了具有2个及以上器官受累的罕见EBV感染的患者。MASHIMA等[24]报道了1例55岁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诊断为EBV-LPD和EBV感染性脑炎。NODA等[25]报道了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65岁男性患者,其主诉为全身不适和重度意识障碍,根据脑部MRI结果、EBV抗体滴度升高和脑脊液EBV-DNA阳性的结果,最初拟诊EBV相关性脑炎,最后被诊断为EBV相关的B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尸检时发现脑组织EBER原位杂交(EBER ISH)阳性。RAMAN等[26]描述了1例新诊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因EBV感染而发生了脑血管炎和脑炎。

3 讨论

本文报道了1例同时合并肠道淋巴增生性病变、多血管病变和脑炎的CAEBV患儿,这种由于EBV感染所致的多个器官受累的临床案例较罕见。本病例病情危重,出现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但经沙利度胺、普萘洛尔和更昔洛韦、糖皮质激素等联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状况明显改善,所有症状消失。

图3 结肠病理活检结果(HE染色,×10)Figure 3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colon

图4 结肠病理活检结果(HE染色,×40)Figure 4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colon

普萘洛尔是一种已知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药物,其除了能收缩血管外,还可作用于潜在靶点,破坏血管瘤细胞[27-29]。沙利度胺是另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已证实对骨髓瘤有效[30-31]。但这2种药物均未用于治疗EBV感染相关的血管病变。

本例CAEBV患儿病情较严重,出现肠炎、多发血管病变(肠道血管扩张和右侧颈内动脉瘤)和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EBV感染所致血管病变以冠状动脉病变为主[4,22,32],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33],仅有少数研究报道有多处血管病变[33-34]。NISHIMURA等[34]报道了1例CAEBV并发冠状动脉瘤和椎动脉瘤病例。MURAKAMI等[33]报道了1例10岁女性因CAEBV导致大血管动脉炎,其存在广泛的动脉炎,并累及3支冠状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1支单颈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双侧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未观察到冠状动脉瘤,但存在肠道血管扩张和右颈内动脉瘤,曾予免疫抑制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提示CAEBV病死率高,特别是合并多器官受累的患者。

本病例经钛夹止血、放射介入栓塞术均不能控制消化道出血,最后使用沙利度胺和普萘洛尔治疗5 d后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出院3个月后复查CT示右颈内动脉动脉瘤和肠道血管扩张消退,这证实沙利度胺和普萘洛尔对继发于EBV感染的血管病变明显有效。但JONES等[35]报道显示,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可能在体内外激活EBV阳性的静息记忆B细胞,从而增强EBV溶解周期和对宿主免疫功能的抑制。然而,沙利度胺在增强EBV溶解周期方面的效果弱于泊马度胺和来那度胺。

CAEBV属EBV-LPD范畴,是一种具有恶变倾向的少见疾病[4]。肠道病变是EBV-LPD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表现,由于临床和内镜特征相似,难以区分累及肠道的LPD和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23]。肠道受累的EBV-LPD思路[23]:首先Southern印迹法检测到EBV-DNA水平升高,其次受累肠组织中存在EBER;再次伴或不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EBV-DNA超过102.5copies/ml。目前临床对这种情况的了解有限。DONG等[36]报道的6例CAEBV相关性肠炎患者均有腹泻,其中有2例(结肠和回肠穿孔各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穿孔,需手术切除肠管,所有患者最终死亡;提示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激素、抗病毒治疗和抗增殖化疗对CAEBV的疗效是有限的。

EBV-LPD目前尚缺乏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后期常发生肠穿孔和出血,严重者需手术切除肠管。本研究采用沙利度胺和普萘洛尔有效治疗多发性血管畸形,也控制了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在本病例中,抗病毒治疗开始时更昔洛韦为静脉给药,随后是长期口服治疗,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YAGER等[37]研究发现,口服更昔洛韦可以通过降低EBV散毒速率和病毒散毒数量来抑制EBV复制。由于肠道病变是EBV-LPD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表现,本病例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之后再长期口服更昔洛韦也可抑制EBV在胃肠道的复制,并对EBV-LPD产生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病情。

本病例入院时为昏迷状态,伴有多尿及颅内压升高,且脑脊液EBV-DNA阳性,证实存在EBV相关性脑炎。研究显示,7%~21%的CAEBV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和脑脊髓炎等[33,38-39]。本病例经沙利度胺、普萘洛尔、更昔洛韦、皮质激素治疗后,意识恢复,颅内压及尿量恢复正常,提示治疗有效,也证实在没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下,CAEBV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可能是可逆的。

经联合用药治疗后,本病例热退,胃肠道出血停止,其症状性癫痫(需要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未再发作,这均提示治疗有效。虽然多次监测该病例外周血EBV-DNA仍高,均超过5×102.5copies/ml,未能达到完全缓解,但本研究的治疗目标是使患儿携带EBV长期无症状生存,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因此已达到治疗目标。

综上所述,本例CAEBV合并多处血管病变、肠炎、脑炎的患儿,经沙利度胺、普萘洛尔和更昔洛韦等联合治疗后,血管病变、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已持续消退1年余,并避免了外科手术切除肠管治疗,实现了患儿携带EBV长期无症状生存,提示这种联合方案质量EBV感染是安全有效的,可能代表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贡献:柯志勇、唐雯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巴宏军负责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徐玲玲、林宏容进行数据收集、撰写论文;徐玲玲、巴宏军进行数据整理;徐玲玲、柯志勇负责结果分析与解释;徐玲玲、唐雯负责论文修订;柯志勇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唐雯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洛韦沙利度胺脑炎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沙利度胺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