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5 16:06钟以梨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8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低年段小学语文

钟以梨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自主阅读的前提。在部编版的教材中,有专门的识字单元,可见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识字教学,教会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段;识字方法;小学语文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识字也是阅读的前提。只有学生积累大量的生字后,才能自主地阅读并提高理解能力,可见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活动中识字和在情境中识字?小学语文的识字方法有很多,如猜字谜识字法、字理识字法、部首归类识字和思维导图识字法等,下面将探讨这几种识字方法在教学的应用。

一、快乐猜字谜,轻松巧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就是识字教学,但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大量生字的学习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相当大。因为低年段的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采取适当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快乐地进入识字乐园,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字谜是指以文字为谜底,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做谜面的一种谜语。猜谜语识字法有利于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猜字谜识字法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同学们智趣双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中,为了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可以利用猜谜语的识字方法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中,我出示了谜语“三个人在晒太阳”。孩子们认真地观察了本课生字后,齐声回答我是“春”。把“春”拆开就是三、人和日三个部件,从字谜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生字的部件的组成,猜谜语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对字谜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马上拓展了生字“花”的谜语“七人头上长了草”,学生们对于猜字谜来识字显得十分地兴奋。于是我组织了一场猜字谜大赛,让学生回家去找或者是自己写不同生字的字谜用便条签写下来,反面再写答案。学生们干劲十足把课室的几面墙都贴得满满的,课余时间就去猜一猜字谜。如此教学,不仅是学会了利用猜字谜识字还创设了一个积极的识字环境与氛围。

二、让识字之花在思维导图上绽放

统编版教材中,就不难发现“识字加油站”的内容并不是细碎、零散的,而是以整个单元主题化的方式集中呈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教材所给出的主题,贴合学生的识字实际情况,进行有序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而利用思维导图就是一个特别合适的方法,不管是在课文梳理还是生字的识字上都额能用上。而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看到了思维导图的身影,如一在年级上册的园地一中的字词句运用,就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形近字进行比较。“人”字与“天”字进行对比,学生马上就知道了人再加上二就是“天”字。这样的呈现方式,非常的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学习完园地一之后,让学生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对比形近字,通过对形近字的梳理,学生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形近字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也拓展了识字范围,让学生识字的范畴不再局限于教材中所罗列的内容,达成了“1+x”的结构境界,使得语文园地真正成为丰富学生识字数量的学习基地。

还有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二中的字词句运用中也是运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以“日”字为中心关键词,通过加部首或者部件来形成一个新字向外扩散成花朵的形状。本节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来自主识字,在上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了小卡片,卡片上写上不同的生字或部首。让同学们利用小卡片玩对对碰的游戏,看看不同的组合能形成多少个新的生字。學生在配对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加深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把本次活动学到的生字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拓展了更多的生字,还能加深学生对字形结构、字义的理解。思维导图作为一个自主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在使用过程中使每个孩子锻炼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让孩子们构建语言结构网络,理清层次,找出重点,更好地学习语文,从而发散思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字理识字。体会汉字的文化底蕴

汉字的发展历程表明它是一种有理据的符号和科学的体系。“理据”即为字理——汉字建构过程中对部件和笔画进行组合的根据和道理。字理让汉字的结构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有一定的字理,可表达一定的意义。汉字造字有六书,象形字源于绘画,见行知义。“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字理识字,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字理识字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字理识字的乐趣,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们识字质量的目的。”从汉字字意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使学生理解字的结构、读音、表义的道理。学生通过理解汉字的造形原理,使之掌握得更加牢固。

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中先用了故事导人:《羊的故事》甲骨文“羊”字描绘的是一只羊头的正视图,上端是两只弯曲的羊角,中间一竖是羊脸的线条化,向上斜的两短画是羊的耳朵,中间一短横是羊的嘴巴。从甲骨文“羊”字的造形来看,说明我们的先民在造“羊”字时,对羊进行过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羊的角既不同于牛的角,也不同于鹿的角,而又有它独特的特点,羊角是柔软的。中华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一幅画或者是一首歌。

《神州谣》中州是象形字。在教授州的时候先出示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川就是河流的意思,再出示州的图片,在河流中有一块小陆地,这就是州。在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通过这样的展示过程,学生能直观地汉字最初的形体与现在的形体形成关联,从而更好地识字。

四、部首归類识字法

学龄期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部首识字归类识字法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偏旁理据,挖掘汉字蕴含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识记汉字的规律与方法,也能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教学目标。

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教材中呈现了三组动物的图片,在动物的上面有汉字说明,分别是“猫,猴,狮…‘鸡,鸭,鸦”“蝴蝶,蜻蜓,蚂蚁”,这些生字基本上没有标上拼音。其实目的就是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生字的共性特点。教学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自主识字,然后让学生们猜一猜他们的读音?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跟“犭,虫,鸟”这些偏旁有关的生字,请你说一说。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们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规律,且趣味性很强,深受学生们喜爱。

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学中,在导人中先出示了“日、网、贝、龟”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生字,从而引出甲骨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学生从故事中能体会到贝字的含义。贝字旁的字有“财、赚、赔、购、贫”,了解到含有贝字的生字大多都是与钱财有关。紧接着进行拓展识字,出示词组及图片“铜镜、珠宝”,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生字的读音。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生字的部首与什么有关。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很快就能说出金字旁是和金属有关,如铁、铜、钉、钩等。而王字旁是和玉石有关的,如珍、珠、玲、珑等。“镜”和“珠”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

由此可见,在低年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字理识字,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字理识字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字理识字的乐趣,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们识字质量的目的。

上面介绍了几种小学语文识字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关于不同的识字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管是运用哪种识字方法,我们都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情境中学。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字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学生心中油然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低年段小学语文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