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0-06-19 08:05殷宏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农村教育初中物理

殷宏勇

【内容摘要】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实验教学仍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尚需解决,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农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多种角度改变教学现状,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物理 实验研究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与价值

受物理学科特质影响,实验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从抽象知识学习转化为实践技能培养,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思考与实验,建立概念探究与动手探索的整合框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教育差异也正在逐渐凸显,要让农村学生获取更多物理学科教育资源、缩短与城市学生的学习差距,就要从实验教学入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拓展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书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对物理学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才能在升学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形成科学、全面的思维习惯[1]。

二、制约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1. 教学理念尚不完善

很多農村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对于实验教学也未能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开展实验教学时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未能积累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在实验示范中只关注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细节缺乏把控。二是在学生开展实验时缺乏及时关注与监督,难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导致实验教学流于表面,不能根本上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2.实验模式过于单一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较为丰富,但部分农村教师过于强调教学大纲地位,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缺乏了解与认识,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单一流程与模式,忽视了学生兴趣培养。不论什么实验,都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照本宣科的方式展开,对于实验背后的内在规律、不同实验的差别与相似之处,都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只是盲目跟随教师展开练习,缺乏自主感知。

3.应试教育影响不减

农村教学资源、教育环境等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教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学生成绩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认为实验教学并非必要,反而影响了教学进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走马观花,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上,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实验积累,综合素养难以提升[2]。

三、提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 做好备课工作,熟练掌握实验细节

要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首先就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实验教学水平,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提高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实验的效率,也能应对更多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证实验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相关的所有仪器与材料,然后结合教学资源,展开多次实验练习,找出学生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再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调,引起学生注意,规避实验风险,同时还需要把控实验时间,明确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重,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此外,还需要结合实验相关素材、知识,适当为学生补充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改进实验的空间、以及拓展其他小实验的机会。如展开“蒸发吸热”的小实验时,教师课前需要准备支架、烧瓶、玻璃管、有色液体、烧杯等,然后课前演练,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各个器材作用,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

2. 将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

农村实验教学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资源限制,教师应当利用现有资源、挖掘生活资源,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导入物理实验,既能加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也能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创设小实验,在展开“浮力”相关的小实验时,可以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牙膏皮、折纸等制作小船,再用可乐罐、塑料瓶等剪切制作水杯,模拟微型水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分析与浮力相关的因素[3]。还可以结合女生的发圈,展开“弹力”相关的小实验,分析弹力大小与力度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发圈调节声音音调的高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深入探索,就实验中观察到的小现象展开深入探究,如在展开“串、并联电路”小实验时,可能会发现串联过程中两只小灯泡一明一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最终得出灯泡功率不仅与电流、电阻相关,也与小灯泡功率相关,让学生加强对生活现象的感知,感受物理学科的多元魅力。

3.构建课堂内外探究模式,深化实验思考

实验教学有助于将传统教学转变为素质教育,满足新时期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教育系统应当是一个整体,教学主阵地不仅是课堂之上,更需要结合课堂内外,构建连贯性的学习框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导入更多课外实验内容,如开展物理小发明比赛、物理理论知识小竞赛、环保用品制作赛等,既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探索世界、探索自然,强化理解所学内容[4]。

结语

要提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实验氛围,再通过科学的引导、多样的模式、生活化的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化学实验的意义、深入分析化学学科的内涵、自主探究实验技巧与内在规律,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促进农村学科教育发展与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米志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2] 周影芳.农村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研究与教学策略[D].苏州大学,2013.

[3] 赫丹丹.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黑泉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农村教育初中物理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原油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词块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