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的探究

2020-07-09 15:57刘勋友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勋友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当前有不少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入,处在比较浅的层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育

1注重基本能力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1.1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通过对吸收的理解,可以理解表达。相反,表達能力强,也会促进吸收能力的提高。有人说阅读教学是净化学生思想的过程,要注重表达激情和思想。实践表明学生可以在文本中吸收精神营养。在这种情况下,写作训练的组合将使学生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智慧,增强精神生活。

1.2重视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衔接的过程,是教师提问和学生思考作答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教师的问和学生的学之间架起一条阅读通道。提问的目的在于构建师生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式帮助,将学生的思考、讨论学习逐步引入深层,有效地达成目的。一般说来,因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结果,轻视过程,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对话”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阅读教学课堂沉闷、乏味、枯燥,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语文测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的绝大多数题目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答。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开放地实施对话过程,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自主合作探究,在合作中提高阅读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1巧妙地利用故事悬念来引起阅读兴趣

故事每个人都喜欢倾听,特别是那些与祖母的童谣一起长大的孩子。当听到教师讲述的一个趣味故事时,他们的精神会高度集中,内心的快乐更是无以言表的。如果教师讲述的声音吸引力强,讲述情绪把控得当,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会强烈地吸引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一个充满乐趣,或惊心动魄,或奇特悬疑,或感人至深的情感世界。在学生渴望听到故事结局时,教师可以及时设置悬念:故事交织在一起,接下来的情节更精彩,请大家自己阅读,也欢迎大家积极动笔原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地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充实学生的阅读积累。

2.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处处渗透“爱”,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因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并加深自己的阅读思考。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学情和学生差异引导并布置阅读任务,推荐经典书目或文段,从而令学生受到兴趣的驱使,主动要求借书阅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内涵。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学生才能成为“我想读”的身体力行者。

3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3.1选择阅读

选择阅读的方法应用一般是基于客观实际的要求,要求学生筛选文字或有选择性地阅读文段或文章,以便应用。指导学生借助一切可用资料,摘抄积累经典文字,并在阅读与写作中灵活应用,以此增强感知和辨析语言的能力。精心阅读,重点是书籍和报纸上的一些重要文章,要逐字逐句地阅读。有人说,每句话都是先由语言入手,然后明确一句话的意思,进而明确一章的意思。这是培养学生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很多文章中蕴含悠久的语言历史,经典的文化内涵,都师可以借助这些精华陶冶学生阅读的初心,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深入阅读的好习惯。

3.2快速阅读

有时候阅读需要快速查看书籍内容,了解概况。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快速浏览,并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在中国古代,有种“古人要求”和“读书的十大要素”的说法,可以看出速读也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速读的时候需要做到心无旁骛、精力高度集中,久而久之,会提高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找对方法,端正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努力开发自身的潜能,练就每分钟千字的快速阅读本领,“读万卷书”的任务就不会只是梦想了。如果学生只以草率的方式阅读书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速读是一个明智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加强阅读的好方法。

4关注学生主体,挖掘阅读内涵

4.1以阅读为基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阅读要形式多样,分层次阅读次。只有更多地引导学生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阅读中的哲学内涵,理解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形式地大声朗读,注意阅读语气和阅读感受。

4.2关注自主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反思,深入思考和发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不可能在语言课堂上唱“单剧”,要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充分交流经验,表达情感;在理解、体验和沟通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但不应该取代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身为阅读主体的作用。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自由发挥和思考,勇于向教师提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理解一个单词,到理解一个句子,进而理解某种意识形态,真实反映学生独立思考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方式要丰富多样,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和各种阅读能力。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听读写说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

[2] 杜凤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