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0-07-10 11:19管红华
求知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化学教学培养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创新,各科的教学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化学在当前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个行业的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造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46-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教学工作都加快了改革与创新的步伐,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成为当前各个阶段教学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创造,一个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和创造[1]。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常常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成果不佳。本文对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一、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

1.缺乏可参考对象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很多化学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大量的理论灌输及实践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观念变得陈旧落后,并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也没有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2]。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面对新教材和新的教学目标,仍旧采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事业。如近年来,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所变化,教材中的内容也有相应的删减。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观念、职业道德及知识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化学课本中的内容更加广泛,也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3],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丰富和延伸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停止了继续学习和培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而部分老教师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我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都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共性问题,就是班额过大,而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相应的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许多学校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在进行课堂组织和把握教学节奏的过程中,由于班级学生的数量较多,教师不能一一指导,这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较为缓慢和片面。有的学生趁教师不注意会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严重分散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此外,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学科,如果实验设施不足,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当前,不少学校的化学实验仪器、实验设施、试剂药品配套不足,而且已有的设施存在着陈旧老化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不断前进的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定期参与培训,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当前,虽然不少化学教师有机会参与短暂的课程培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和新的栏目,许多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现代化教学任务。此外,现行的化学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较多,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并得出结论,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探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影响了学习效率。

4.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过度使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把握时机、注意分寸。板书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技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用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课程,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操作规范需要通过板书呈现出来,而且必须由教师亲自完成,这是多媒体设备不能替代的优点。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合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以免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降低学习效率。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生产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新颖的现代化理念,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发现更多的学科规律,总结出更多的学习方法。

1.以化学知识为载体

化学学科是化学家们在长期的探索中不断研究和實践而得出的知识成果,集结了众多化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先进的研究理念。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自己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一定要拓宽视野,不必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注意将学科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结合,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现代化科研成就及未来的化学研究方向,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信息。此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突破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不能一味地相信权威理论,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被众多教师提上教学日程。所谓创造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成果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学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理论教学要和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加强实践活动的教学,尽可能多地进行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练习题中的信息和数据,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课题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3.不断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大多是根据教材内容编排而成,实验目的、研究方法、实验步骤等都是提前设定的,包括对于实验中的变化规律,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来理解,学生的主要实验任务是验证教材中已经明确给出的结论。探索性实验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某个知识和物质进行了解和研究,遵循一定的化学规律,不断发现新的原理。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带领学生去验证和探索。

4.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代替、包办,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好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化学教学中,想要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注重探究学习和合作學习的开展,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和实验机会,而且要不断创设教学条件,采用直观法、实验法等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更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结 语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的化学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教学活动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社会发展要求,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同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参考文献]

申鸿雁.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20(07):10.

李波,陈书阳,王晓焕,等.大学化学在非化学专业中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J].云南化工,2020,47(02):188-190.

黄慧霞.高中化学教育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75-176.

宁利敏,陈美娟,于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01):40-42.

作者简介:管红华(1976.11—),女,江苏海门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化学教学培养策略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