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六大解放” 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升

2020-07-10 11:19戴海蓉
求知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六大解放审美素养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教育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低年段的音乐学习中是非常适用的,即解放双眼,体会不同文化的音乐美;解放双手,小指挥家引领旋律美;解放大脑,声部创编发现和声美;解放空间,小型音乐会增强自信心;解放时间,以终为始,拓宽课外知识面;解放嘴巴,正面评价提升审美素养。本文以苏教版二年级唱歌教学为例,依托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对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六大解放”;审美素养;唱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91-02

引 言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双眼、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六大解放理论。笔者发现,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践行“六大解放”的核心思想,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方向[1]。

一、解放双眼,体会不同文化的音乐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需要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苏教版二年级的音乐歌曲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解放双眼、放眼全球的形式,找寻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乐曲、童谣等,充分感受音乐的音程美、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打掌掌》一课教学中,教学目标需要学生通过节奏的律动,感受民间童谣的韵律美、情境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打掌掌》后,回忆民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城门城门几丈高》《十二生肖》等民间童谣。学生可以用相同的节奏自然跟读,充分感受二四拍强弱关系的规律性和韵律美,同时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民间童谣的魅力。同时,教师还请有英文儿歌基础的学生读一读英国原版童谣Mother Goose, One Little Finger, The ABC Song等,感受异国民间童谣的韵律美,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将你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其他同学。”解放双眼、放眼全球的音乐课堂学习,让学生亲身观察音乐、体验音乐的内在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让学生从微观上感受到了音乐无国界,音乐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语言。

二、解放双手,小指挥家引领旋律美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低年级段“前运算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可以充分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技能。低年段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现阶段的学情特点——动手能力强,给学生提供直接体验和感受音乐美的机会。例如,在二年级歌唱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邀请一部分学生以“小小指挥家”的身份,参与到自学、互学的教学环节中。又如,在学唱《春晓》的过程中,教师可邀请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用自己最鲜明的动作区分音乐的强弱、快慢、长短,让台下的学生能清楚地明白音乐要素的关系,并能跟随“小指挥家”的指挥动作,表现音乐要素、演唱歌曲。再如,在《报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邀请“小指挥家”先分组讨论四分休止符“0”的动作表现,有的学生用实心拳头,有的学生用暂停键,有的学生用零表示,然后再邀请“小指挥家”在台前指挥大家在歌曲演唱中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释放他们爱操作的小手,抓住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将旋律美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为其以后音乐灵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解放大脑,声部创编发现和声美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之解放大脑,更是富有远见地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激励学生不固化思维,大胆创新创造,在音乐的创造中,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春天的小河》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彩、香气迷人等场景,激发学生通过简单的创编体会音乐的和声之美。

师:“哗— 哗— |哗— 哗— | 春 天的  小 河| 在  干吗?”

生:“哗— 哗— |哗— 哗— | 春 天的  小 河| 在  流淌!”

接着,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节奏以及一问一答的形式演绎春天的问答。最后,教师会用音程代替節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学生完整地演唱全曲的第一部分;歌曲的第二部分,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拟声演唱歌曲。

“哗     —    哗 —| 哗    —    哗  — |”

“啦啦  啦啦  啦 — | 啦啦  啦啦  啦  —|”

第二声部旋律与歌曲的第一声部相互融合,形成美妙的二声部合唱。教师可让学生仔细品味自己的创编成果,学生也能更深入地体会自己创编的音乐的韵律美,将二声部的情绪、速度、音量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四、解放空间,小型音乐会增强自信心

在低年段的小学音乐课堂中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为儿童进行思维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儿童合作互助、展现自我,自信表现音乐、表达情感创造了机遇和平台。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生肖乐园》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最后15分钟,展开小组交流、合作,形成汇报形式的小型音乐会。有钢琴曲片段独奏《小狗圆舞曲》、女生集体舞《十二生肖》、童生齐唱《小花猫和小老鼠》、二人相声《老鼠拜年》、独幕剧《杰克和吉瑞》、男生齐唱《数鸭子》等。此外,笔者还利用网络平台将小型音乐会录制成视频,利用简单的视频软件,加上字幕、片头、片尾,再將音像资料发送给家长。家长可通过云端平台与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欣赏学生的自信和阳光。

在学期结束时,笔者会邀请家长代表作为神秘嘉宾加入“亲子音乐会”的演出中。学生开始不知道家长的到来,现场神秘感十足。家长的“突然降临”,让学生既兴奋又紧张。有的家长会在学生歌曲演唱中加入一段舞蹈;有的家长会在演奏中加入朗诵、独唱;有的家长虽然没有表演,但会临场给学生献上一束花。这些临场的“小惊喜”,能让学生在惊讶之余保持镇静,继续表演,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五、解放时间,以终为始,拓宽课外知识面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史蒂芬·柯维先生在他的巨著《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出:任何事情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需要以智力创造为第一层面,体力创造为第二层面。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就是指音乐课上的学习只是40分钟的短暂的激发兴趣,而课后无限制时间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内驱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0分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自主研究音乐、自主寻找音乐素材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都来做音乐》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打击乐器带来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中华大地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笔者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增加了课外知识大搜寻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史料记载,找寻跨越时间界限的打击乐器曲目。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借助PPT,用“小先生教学”的形式,给全体同学介绍了美国打击乐团带来的《锅碗瓢盆进行曲》《篮球交响曲》《装修工人交响曲》,以及国内女子打击乐团带来的《身体节奏》、日本的太鼓表演、韩国的长鼓表演。当“小先生”在授课时,还会借助师生问答的环节,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风土人情、乐器特点、曲风特点。“以终为始”的教学模式,充分解放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将课内、课外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基本知识,还有效激发了学生课外知识领悟的求知欲和获取知识的愿景。

六、解放嘴巴,正面评价提升审美素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判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升音乐的审美能力。在低年级的音乐课程评价中,教师可以完全解放学生的嘴巴,带领学生说一说别人的演唱、音乐要素和表现力、韵律都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用正面语言进行评价,如“我觉得……唱得很好,特别是……的强弱关系处理得当,值得我们学习”“我认为×××同学的韵律非常优美,值得女孩子广泛学习和分享,男孩子如果愿意也可以加入其中,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分享快乐、感受音乐”“我觉得我今天表现得不错,在律动上有很大的进步,相信下次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学生通过日积月累的正面积极地说自己、评别人,激发了不断乐学、好学、共分享、共赏识的意识,形成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 语

当然,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课堂教学就能提高的。“六大解放”并不是独立、单一地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融会贯通,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叶晨琳.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2):95-97+102.

作者简介:戴海蓉(1984.10—),女,江苏海安人,副校长,一级教师,南京市栖霞区优秀共产党员,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辅导员。

猜你喜欢
六大解放审美素养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游戏研究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指导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论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运用影视音乐资源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