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7-24 09:44叶兴米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直肠癌

叶兴米

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 吉安 343100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加之机体对食物纤维的吸收不足以及高脂肪摄入过多,而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1]。结直肠癌是一种在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切除手术治疗后,可以达到90%的生存率[2-3]。依据临床实践结果,手术对于结直肠癌治疗有着较好的成效,比如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小,治愈性高,但因结肠癌患者术后因消化道含有诸多菌群,容易造成术中或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盆腔感染、切口感染、尿潴留、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刺激诸多炎性因子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如何缓解和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和并发症,已成为临床实践结果的重中之重[5]。此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故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49.37±8.0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7±0.52)年。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1~ 66岁,平均年龄(50.33±8.6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74±0.31)年。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标准确诊[6];②年龄≥40岁中老年人;③患者或其家属知情且签字。

(2)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心脏功能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②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③无法自理、有精神、认知障碍患者;④含有其他肿瘤性疾病;⑤对头孢哌酮药物不耐受或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术后基础的抗感染治疗。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浓度0.5%的250mL甲硝唑(湖北美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752)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治疗11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1.0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010)加250mL生理盐水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每日3次,持续治疗11d。

1.4 评价指标①治疗效果:按照疗效的判断标准分为,无效:治疗3d后通过检查,显示病原菌没有清除,证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改变。有效:治疗3d后通过检查结果证明病原菌消除,患者切口无其他不良反应,并发症状减轻。治愈:治疗后3d,伤口已无明显的疼痛感,且无并发症发生,检查结果证明病原菌消除。②炎症因子水平: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第11天空腹情况下取5mL静脉血,运用离心处理后选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合免疫法(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③并发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情况,其中有吻合口出血、盆腔感染、切口感染、尿潴留、吻合口瘘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低于观察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2.2 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下降情况,且观察组IL-6、INF-γ、TNF-α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1天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对比(,μ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1天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对比(,μg/L)

注:相比治疗前,aP<0.05

2.3 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32%)明显高于观察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由于消化系统紊乱导致的肠道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还未完全明确,但根据研究结果判断,可能与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机体吸收过多的脂肪堆积或消化系统吸收功能失常[8-9]。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采用手术可以提高病症治愈效果。但因患者身体免疫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癌患者也易造成术后并发症和炎症,而术后切口感染最为常见,术后结合抗感染类治疗,成为术后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

目前,临床对于控制感染的治疗药物多采用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抗生素类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临床相关资料显示,在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达到治疗成效的94%,清除细菌的概率能达到91%左右[10]。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治疗后IL-6、INF-γ、TNF-α水平较低,说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有助于提高疗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且还可以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分析原因在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使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通过与细菌表面的蛋白相结合,抑制细胞壁的肽聚糖的合成,阻止细胞壁合成和细胞膜缺损,控制细菌的数量,起到抗菌作用,且见效快、药效持久,故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于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以有效抑制和控制炎症因子和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直肠癌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原料奶中的舒巴坦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复方制剂输液配制溶媒选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