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类练习在体能练习中的应用

2020-08-04 21:00黄福娇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上体间歇屈膝

黄福娇

平衡能力是身体稳定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要素,是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身体正常姿态的能力。经常进行平衡类练习,能改善平衡器官功能,发展力量、弹跳、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沉着、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平衡练习是缩小支撑面,提高身体重心控制能力的动作练习,分为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中小学生平衡练习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静力性练习为辅。

一、通过平衡类练习发展力量素质

1.单脚支撑蹲起

功能价值:练习腿部力量,对提高大腿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有显著效果。

练习方法与引用:单脚支撑,上体正直,手臂自然下垂;支撑腿屈膝下蹲时,膝关节弯曲小于135°,摆动腿离地前伸,同时上体稍前倾,两手臂自下向上自然张开保持平衡,蹲起时身体髋、膝关节充分蹬直,收腹立腰。支撑蹲起练习可采用小组“金鸡独立”比赛形式,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蹲起的次数多,也可以在同样节奏下看谁坚持的时间长。轮滑、冰上运动及武术的步法对该动作练习运用较多(图1)。

注意事项:上下肢动作要协调,节奏保持一致,两腿交替练习。8~10次/组,间歇30s,每次3~5组,平衡能力较弱的练习者可由单手扶墙辅助练习开始,动作要求不变。

2.左右直体滚动

功能价值:发展腰腹部核心力量,适合各个水平段学生使用。

练习方法与引用:直体仰卧于垫上,两腿绷直,脚跟离地,两臂上举(或放体侧,或胸前屈肘)。随身体重心向左(右)滚动,用肩、髋翻转的力量带动身体滚动一周,然后向相反方向还原。在体操技巧类项目滚翻、转体等使用该动作较多。

注意事项:注意滚动时两腿并拢挺膝绷脚面,可以用踝关节夹物练习。6~8周/组,间歇30s,每次3~5组,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学生应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平衡类练习发展弹跳能力

1.行进间单脚跳

功能价值:锻炼腿部、腰腹部肌肉力量,对发展弹跳能力也有明显效果。

练习方法与引用:单脚支撑,起跳时屈膝,重心下降,前脚掌发力,向前上方跳起,摆动腿积极向上提拉,手臂协调用力保持平衡,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低年级可以多练习“开火车”“斗鸡”游戏,高年级学生练习时可以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既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又提高练习效果。经常在田径的跳跃项目练习中采用此练习。

注意事项: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发力,小腿自然折叠,上下肢协调用力,落地时屈膝缓冲。两腿交替进行,10~20次/组,间歇30s,做2~3组,可依据练习者实际情况调整,循序渐进。

2.连续双脚跳上跳下高台阶

功能价值:连续双脚跳上跳下高台阶练习,不仅发展学生的弹跳素质,还可以提高下肢力量和灵敏、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练习方法与引用:两脚自然开立,双腿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台阶)跃起,跳上台阶屈膝缓冲。跳下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缓冲,保持平衡。连续双脚跳上跳下高台阶可以作为立定跳远起跳和落地的练习。

注意事項:跳上跳下动作连续。台阶高度30~60cm,10~20次/组,间歇1min,做3~5组。台阶的高度及起跳远度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进行调整,注意安全,不在硬质地面上进行。低年级学生练习时在台阶前摆放垫子做好安全保护。

三、平衡类练习发展柔韧素质

1.燕式平衡

功能价值:发展练习者的柔韧素质,对提高腰背肌的力量有很大帮助。

练习方法与引用:直立,单腿慢慢后举,上体前屈,当后腿举至最高位置时,抬头挺胸成单腿支撑、两臂侧平举的平衡姿势。燕式平衡通常用于体操、武术等项目(图2)。

注意事项:先举腿后上体前屈,用脚掌和脚趾控制身体重心。后腿举至最高位置时要保持平衡姿势2~3s。两腿交替练习,10~20s/组,间歇20s,做4~6组。燕式平衡是静力性练习,建议多和动力性辅助练习相结合。

2.正踢腿

功能价值:充分拉伸大腿后肌群和小腿腓肠肌,提高学生柔韧素质,增强关节活动度,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练习方法与引用:两腿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左脚上步,右脚尖勾起向前上方踢腿,左右脚交替进行。踢腿时要挺胸立腰,勾脚尖,踢过腰后加速,下落时绷脚面。正踢腿是武术项目的基本腿法。

注意事项:练习时姿态端正,由低到高、由慢到快,循序渐进,逐步加大上踢的幅度和力度。两腿交替上踢20~30次/组,间歇30s,每次2~4组,多做行进间正踢腿练习。

四、平衡类练习发展协调能力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

功能价值:发展协调素质和下肢力量。

练习方法与引用:两臂放在背后、头后、叉腰,两臂前举、上举、侧举,或一手叉腰另一手做侧举、上举、前举的自然走步。上体保持正直,自然挺胸,直腰,用前脚掌行走,脚跟不能着地。在低年级走的项目中经常采用此练习,该练习也是强化正确姿态自然走的重要手段。针对低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可以采用不同地形的前脚掌走,充满练习乐趣。

注意事项:前脚掌蹬地,脚跟不能着地,直腰平视,保持身体平衡。前进速度由慢逐步加快。1~2min/组,间歇1min,做3~4组。

2.踢腿胯下击掌

功能价值: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锻炼学生腰腹力量,促进学生灵敏素质的发展。

练习方法与引用:单脚支撑,起跳时屈膝前脚掌发力,原地向上起跳,摆动腿大腿发力,脚尖向上踢,摆动腿摆至最高点时,双手胯下击掌。摆动腿着地后迅速由摆动腿转换为支撑腿交换练习。各运动项目热身活动常用到此练习方法,可由原地踢腿练习过渡到胯下击掌。

注意事项:踢腿时上体保持正直,摆动腿高于90°。两腿交替上踢,胯下击掌30~40次/组,间歇30s,每次3~5组。根据练习者实际能力,踢腿频率由慢到快,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等熟练后由原地练习过渡到行进间练习。

猜你喜欢
上体间歇屈膝
What can you do?
春拂红墙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间歇锻炼健身更有效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停搏1例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步型篇)
内家十二象太极拳(下)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