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动作技能单元学习内容体系的审视与重构

2020-08-04 21:00翟孟杰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操作性球拍课程标准

翟孟杰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国家体育标准(NASPE)先后3次(1995年、2004年、2013年)修订,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来看,3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有各自的特色,并总体体现在标准框架、具体内容和评价3个方面。如,1995年版课程标准侧重于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学生能够在不同运动中展现出能力,而2004年版和2013年版课程标准则强调“运动技能”的概念,侧重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强调具备“动作技能”比掌握“运动技术”更为重要以及实用,说明美国课程标准日益关注“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问题。那么,美国的运动技术教学是如何组织和实施的,对我国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一、动作技能和动作概念的思考

如果提问学生“学数学,我们先学什么?学英语我们先学什么?”可以得到答案,如阿拉伯数字、英语字母等。但是,如果问学生“学体育,先学什么?”可能体育教师很难得到答案。而技能主题给笔者提供了“答案”,技能主题是由美国学者格雷厄姆/哈雷和帕克(1993,1998)提出的,是围绕动作概念和动作技能展开的教学,该主题不仅在内容选择上描述“教什么”,而且在方法上指导“如何学”。[1]

动作技能和动作概念的关系就好比“动词”与“副词”,动作技能意在对儿童动作进行分类,也就是儿童所要进行的动作;动作概念(表1)则是修饰儿童动作的要素,是对儿童动作发展的延伸,它描述一项技能如何被执行。[1]技能主题执行3个功能:一是将技能与概念联系起来,如对称或非对称的平衡、用力或轻松击球;二是将一种技能与另一种技能联系起来,如跳跃和接球、跑步和踢、扭曲和闪避;三是将舞蹈、体操等和游戏环境相关联。

显然,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仅要关注技能主题,实际上,如果不引入一个或多个动作概念,就很难长期专注于技能主题。动作概念和技能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技能主题是可以执行的动作,而动作概念描述了如何执行一项技能。[2]概念会改变技能。如,师从卡洛斯后的我国网球选手李娜,发球技术和打发风格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是发球准备阶段重心更低、两脚间的距离缩短,这一改变的结果是,发球技术整个动作时间更短暂、爆发力更强、成功率更高;二是打发风格的转变,李娜原来是底线攻击型选手,师从卡洛斯后,正反手平衡且有攻击性的抽球技术加上快速的脚下移动能力,外加扎实的网前技术,使其从底线型选手转变为全面型选手,就是典型的动作概念(意识)改变动作技能(用球拍击球动作)。

多年来,小学阶段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从美国学者Wickstrom、Espenschade和Eckert的早期调查到Clark、Metcalfe等人的调查均发现,童年发育阶段(6~10岁)是学习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段,所以小学是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对人一生的体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美国小学体育的主要内容是基本运动技能(FSM),它是美国学者George Graham提出的,包括移动性动作技能、非操作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4]操作性动作技能是一个人使用或操控物体(如各种球、球拍杆、投掷、标枪等)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移动性动作技能指一个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各种走、跑、跳、滑等活动能力。美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对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因为这两种能力相对简单,而操作性运动技能需要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发展,一般出现在初中和高中阶段。

二、技能主题的组织与实施

(一)技能主题教学依据与运动项目关系

1995年,Dawn Mc Crumb和Wendy提出体育课程结构图[5],该课程结构图将教学内容分别与小学和中学相对应,指出小学阶段为打基础阶段,初中阶段为兴趣培养阶段、探索可能性阶段,高中阶段为发展专长阶段。

如下页表2中所示的一至五年级技能主题范围,包括走、跑、追赶、平衡、用球拍击打等,直到二年级,用球拍击球才会成为课程的重点,而这些技能主题所包含的动作技能,与未来学习的运动项目密不可分。

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是学习和理解动作概念,因此,在学习动作技能之前先引导学生理解动作概念。如,如果改变以往要求学生在笔直道路上跳跃,以弯曲道路替代,学生可能在原有跳跃练习的同时,考虑到动作概念的空间意识——动作路径中的弯曲。在二年级以后的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将从低级(动作概念)转移到提供软垫、安全落地的提示(从概念到技能)。随着学生练习的深入,技能主题和动作概念不断地相互作用,这是体育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如,通过跳过各种大小、形状、高度不同的物体,学生将能够更有效地完成下一个跳跃任务,如挺身式跳远。动作技能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尽管它们的使用方式因运动而异,但又密不可分(表3)。垒球运动的主要动作技能包括投掷、接球、击球和跑步;在篮球运动中,投掷、接球、跑步等也总是被使用,显然一些相同的动作技能在两种运动中都有使用,而且在许多其他运动中也有使用。因此,如果学生学会了投掷和接球,他们参与垒球或篮球等运动的概率就会增加,因为他们有机会在这些运动中获得成功。

(二)技能主题下的动作技能组织与水平——以“用球拍击球动作”为例

技能主题的独特在于用动作概念描述单个技能如何在多变的条件下进行,强调每个技能主题基于一般水平技能熟练度的基础上,被组织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序列[1]。动作技能水平被分为4种:预先控制水平,学习设计检验,初步获得身体的空间意识。控制水平,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空间意识、力量以及身体部位、物体、人之间的关系。使用水平,学习者运用更复杂的空间与力量方面的组合。熟练水平,学习者被设计在一个更复杂的坏境下,目的是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

如,将操作性动作技能如用球拍击球动作分为4个水平。预先控制水平:向上挥拍、击中墙壁、击中悬浮球、拍击气球、球拍平衡。控制水平:击打反弹球、连续不断地通过目标击球、反手击向墙壁、击球过网、击球穿过目标、在高低目标处击球、正手击球到墙壁(变化距离)、正手击球到墙壁(变化力量)、在身体两侧击打、向上下前后击打、对墙击打。使用水平:在动态情况下向上击打、在动态情况下击打空中不同路径球、与一群人连续击打、过网头顶上方击球、头顶击球、在伙伴周围的不同地方击打、与伙伴合作击球、在不同地方击打。熟练水平:设计的球拍游戏、小组隔网击球、组队隔网击球、空中截击击球、在不同的地方来回撞击、与另一伙伴一起与两堵墙形成一定角度击球。

三、结语

1.技能主题方法强调基础性的运动,更确切地说是发展适性体育课程,其基本动作教学中,更为突出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并且动作技能是参与运动、游戏或其他特定环境的体育活动所需的更高级、更复杂的动作的“基石”。

2.操作性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依托以运动技术(具体运动项目)為教学主线的教学活动,而应是一系列围绕技能主题和动作概念,教师构建严谨的教学知识体系内容的运动学习。否则,所设计的单元体系内容以及价值得不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继宏.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方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4(5):47-50.

[2]孙喜和.运动技能构成要素及教学运用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9(1):22-25.

[3]SHAPE America—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National standards &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2014.

[4]孙喜和,陈昌福.单元构建的内容配布及整体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6(5):57-59.

[5]Melissa Parker, George Graham, Shirley Holt-Hale. Children Moving: A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M].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2013.

猜你喜欢
操作性球拍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选羽毛球拍四诀窍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买球拍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性教学探究
迷你乒乓球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