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研究

2020-08-07 08:52王晓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社会环境

王晓刚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进行共性问题研究,以期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分析认为:1)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过程分为渐进性形成过程和突变性形成过程,且社会环境因素形成具有次序性。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是:由社会环境秩序不平衡形成的压力;由部分体育教师对社会环境压力认知偏差形成的压力。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包括3类:物质层面压力、政策层面压力、理念层面压力。基于以上提出,在协调性、平衡性和有序化原则的基础上,激发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活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以及完善我国社会环境规范机制。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压力机制;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807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ressure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ocial environ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gradual formation process and mutation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has sequence. 2)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ress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the pressure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rder; and the pressure formed by the cognitive deviation of som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3)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cludes three types: material pressure, policy pressure and concept pressure. Based on the above,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coordination, balance and order, we shoul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the sub-environmen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tmosphere, and impro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tandard mechanism in China.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pressure mechanis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我國普通高等学校(本文研究对象未包括专业性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的,而是与社会不断发生互动的社会存在。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体育教学更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都会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与社会成员的互动和交流较为频繁,这一方面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但是也对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更多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从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来看,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体育课上与课下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衔接不够紧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和终身体育习惯养成具有的作用还有待提高认识,以上这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造成的。由此可见,揭示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社会环境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机制,从而促进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解释社会环境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良影响的前提是能够进一步认识普通高等学校外部社会环境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机制,在对这种影响机制形成清晰认识的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这是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互动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体育教育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机制,应是各具特点,因为影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并不相同。基于以上,本文对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研究是共性问题研究。分析收集的文献可知,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笔者将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1.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过程

1.1.1  渐进性形成过程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是以多个条件作为支撑的,而每个条件是由若干客观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完全地出现,并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条件而发挥作用,就需要一个渐进的、促使社会环境条件要素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和完成,常常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通过日积月累的量变,最终促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完全建立。以上是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渐进性的一般规律的阐释。根据对我国社会环境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这一规律可以用来阐释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渐进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渐进性形成过程可以其体育教育社会环境要素的渐进性形成过程来体现。例如,某一所普通高等學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该校全体师生日积月累,甚至是几代人的建设才能形成。

1.1.2  突变性形成过程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突变性形成过程是伴随我国社会环境的突变性形成过程而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由于爆发战争导致一个国家内部社会环境突变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由战争引起的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环境的突变性形成过程就如同水中的涟漪会依次展开。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影响我国社会环境突变的主导性因素不断变化,例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使得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剧变,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渐进性形成过程相比,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突变性形成过程的特点是,社会环境形成过程时间较短,外部社会环境变化较显著,某一局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常对全局性的社会环境产生短促而深刻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产生了一种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形而上学思想,学术界称之为“庸俗进化论”。该理论被用来阐释社会问题,认为社会的发展只有量变,人类社会发展只是逐渐进化的历史,这从认识论而言是有失科学性的[1]。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的认识,既要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渐进性,又要分析其形成过程的突变性。

1.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形成的时空次序性

如果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将社会环境因素的形成以物体的运动形式来比喻,就会更易于理解[2]。物体的运动是与空间、时间关联的客观存在,哲学上将事物由内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运动[3]。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时空条件的制约,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的子环境出现到社会环境系统形成,具有时空次序性。

1.2.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时间次序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系统的建立要受到各个子环境的制约和影响[4]。各个子环境的形成在时间次序上是不完全一致的,其中有的子环境形成较快,有的子环境形成较慢。一般来说,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形成得早一些、快一些,而文化环境形成得迟一些、慢一些。各个子环境的形成过程具有“时间差”,经济、政治子环境在社会环境系统中属于超前形成部分,而文化子环境在社会环境系统中属于延后形成部分。尤其文化环境的形成有较长的滞后期。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各个子环境在形成的时间序列上是具有时间差的。

1.2.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空间次序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子环境的形成,不但在时间顺序上具有不平衡性,而且在教育空间顺序上也具有不平衡性。时间顺序的不平衡性,说明在社会环境系统中,各个子环境的形成有其时间顺序上的早晚。而各个子环境形成的空间顺序的不平衡性,则说明各个子环境在其地理空间覆盖范围也具有一定的次序。以我国经济环境的形成为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环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首先在部分沿海地区和个别城市先行试点,而后逐步扩大地理空间覆盖范围。我国不同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遍及各省,各省、市、区的普通高等学校建设程度会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在教育空间上有次序性。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普通高等学校建设程度的影响会体现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空间的经济条件的地理空间差异上[5]。

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子环境间的关联构建

2.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的子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内部,各子环境之间,在其形成的地理空间和时间界限上,通常通过某些联结点而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有2种情形:一种是若干性质相同的子环境相互关联而成的社会环境系统。例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政治环境,各省、市、区及各所普通高等学校政治环境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政治环境。

2.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相互套叠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因素套叠与子环境因素联结,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均属于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因素交叉,但二者又有区别,子环境因素之间联结,属于子环境因素相交,形成一定范围的结合点,而子环境因素之间套叠,属于子环境因素重合,形成一定范围的交叉点,在交叉范围内,彼此间较为确定的边界消失,出现了即此即彼的子环境因素重叠。例如,某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受系风、班风、学风的影响,而系风、班风、学风又相互交叉[6]。

2.3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相互衬托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相互衬托,是指某些在地理空间上相邻或在性质上相同、相近、相关的子环境之间,以社会环境系统为背景,相互衬托而产生的“落差效应”。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相互衬托有2种情形,一种是正衬托,一种是负衬托。所谓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正衬托,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由于某种落差而产生的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的促进作用,即在社会环境系统的各子环境相互衬托的过程中,某一子环境构成了有参照作用的坐标系,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及社会环境整体系统建设起导向作用。

2.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之间相互制约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单一子环境的形成,要以其他相关的子环境作为条件,单一子环境受其他相关子环境的影响,子环境之间又相互制约。依此,单一子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及递次循环制约,形成了相互制约和递次制约的链条。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社会环境为例,经济环境的形成受政治环境影响,但其同时又对其他社会子环境形成制约,例如文化环境。每个子环境连着2个端点,受上一端点连接的子环境的影响,又将该影响传导到下一个端点所连接的子环境中。每个子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既受其他子环境的影响,也对其他子环境形成制约,不但普通高等学校内部与外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如此,其他子环境的形成也如此[7]。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各子环境由于自身规范性的差异,在制约路径和手段上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经济基础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3   我國社会环境压力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3.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是指社会环境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形成的有钳制趋向的力量。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对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会形成压力。这一社会环境压力形成的条件,是社会环境系统中的某种不平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的形成,是由于我国社会环境整体与各子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各子环境相互间的不平衡及社会环境与体育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所致。

3.1.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秩序不平衡所形成的压力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有秩序的系统,其中包括内部社会环境秩序和外部社会环境秩序,内部社会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又分别有各子环境,内部社会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各子环境又有若干系列秩序,这些不同层面的子环境秩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既使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又通过稳定的内部社会环境系统促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社会环境系统中的个别子环境秩序出现暂时的混乱现象,并不影响内部社会环境系统的稳定,也不对体育教师构成压力,只有当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社会环境系统严重失序,才会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及对体育教师形成压力,主要包括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及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8]。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政治秩序失序对该校体育教育的内部社会环境系统会产生严重影响。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政治环境对该校的其他外部各子环境起导向、调控的作用。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经济秩序严重失序会引起该校体育教学的秩序失序。经济因素是基础性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为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形成创造物质条件。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社会环境会对体育教师产生压力。例如,校园体育文化会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压力[9]。

3.1.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部分体育教师对社会环境压力认知偏差对自身造成的压力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是在有限范围内形成的,由于处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社会环境中的部分体育教师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导致这些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偏差,从而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形成社会环境压力。这些体育教师对自身所处的普通高等学校内部与外部的社会环境、对社会环境压力产生的影响要建立起正确认识,把握社会环境压力对学校体育教育产生影响的规律,从而,在体育教学中因势利导,促进体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压力形成和谐共振,使主观行为和客观条件相统一、思想认识和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相协调,避免体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形成冲突。普通高等学校部分体育教师对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社会环境压力的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体育教师对社会环境压力认识的局限性导致。

3.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类型

3.2.1  物质层面压力

物质层面压力主要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压力,即体育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地区间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同人群教育资源不平衡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除专业性体育院校以外,体育学科在我国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未形成优势学科,这就使得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面临一个棘手问题——体育教育资源不平衡。这就导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的体育课程在这些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中占比较小,体育课程资源少使得这些学校体育教育受其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程度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无论是哪所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10]。但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大学生的体育课多数并非受教材局限,而是受各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限制,因此,不同的普通高等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数量的不平衡。

3.2.2  政策层面压力

3.2.2.1    保障制度有真空的压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有法难依”

从目前来看,我国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较为全面。在一系列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政策如何落地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存在缩减体育课、占用体育场馆及设施、减少体育经费、占用体育课程时间等现象,这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存在“保障制度真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

3.2.2.2    普通高等学校内部评价制度偏差:体育教师“校内地位边缘化”

首先,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力度加大,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在不同程度谋求其自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科竞争力。我国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在提高自身综合办学水平的同时会优先和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将各方面资源重点配置到这些优势学科发展中,因此,体育学科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中便成为被忽略的学科,进而影响体育教学改革。

其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学与科研,教学能力主要由体育课程教学成绩体现,科研能力主要由体育教师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体现。体育课程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是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考试没有“笔试”成绩,因此,我国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不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在体育教师的科研方面,一些体育教师在科研方面相较其他学科教师有一定差距,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在科研立项、人才选拔等方面的制度没有给予体育教师一定倾斜,在某种程度上对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会产生一定影响,长此以往,对体育教學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3.2.3  理念层面压力

3.2.3.1    忽视体育教学:受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

我国有些普通高等学校重视大学生专业课知识学习,忽视大学体育课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对这些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受这一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方面是许多教育家忽略了对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方面的理念主要集中于体育课程,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关注度不够。

3.2.3.2    崇尚竞技体育:体育教学方向出现偏差

“锦标主义”是我国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现阶段体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方向,一些普通高等学校无论从政策落实、教育资源,还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倾斜于发展竞技体育项目。一些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参加竞技体育赛事提升社会知名度,从而一些大学生也倾向于通过参加竞技体育赛事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这种双向带动作用下,这些普通高等学校无论在体育教学方面,还是在大学生运动会开展形式方面,都更倾向于竞技体育项目。而且在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中,出现了能够带队参加竞技体育赛事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在学校具有较高地位,而只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体育教师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的现象。

3.3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消除与转化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是消极影响,应对社会环境压力会使一些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耗费较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是积极影响,因应对社会环境压力促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奋起,将压力转变为动力[11]。因此,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对社会环境压力有2种方法:一是消除,二是转化。转化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即促进社会环境压力转化为动力,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3.3.1  理念引导

理念引导主要有以下2个层面:首先,在大教育观理念下,普通高等学校的校长、其他学科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应树立体育科学理念;其次,逐渐转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唯竞技化”理念,使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包含的体育项目多样化[12]。

3.3.2  行为上的奋起

应对社会环境压力,不但要对社会环境压力有深刻的认识,更要有奋力拼搏的行为。因为社会环境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难以自行消除或转化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对严峻的社会环境压力就在于教学和科研行为的奋起。

3.3.3  理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的形成,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认知直接相关。因此,消除或转化社会环境压力,必须理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在认识社会环境压力机制规律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如果片面地强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对社会环境压力的驾驭,违背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的各种规律性,就会导致体育教师与社会环境间的失衡。

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的改善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就是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整,建立有序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秩序,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4.1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的一般性原则

4.1.1  协调性

要改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必须遵循协调性原则,协调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的各种矛盾,使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衔接紧密,相互协调。

4.1.2  平衡性

平衡是我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其内部社会环境系统各个要素、各个部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就有利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稳定。如果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内部社会环境系统失去平衡,就会造成外部社会环境压力机制失效和社会环境秩序失序。

4.1.3  有序化

有序化既是改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手段,又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的必然结果。有序化就是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的子环境失序现象进行调整,建立有序的社会环境的子环境秩序,使社会环境系统中的子环境在有序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

4.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策略

4.2.1  激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活力

要实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必须注重激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活力[13]。如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失去了活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就会逐步僵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活力,来源于其社会环境系统的调整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各项体育教育制度、体育教学改革,就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一种调整和完善。不同省、市、区会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并制定适于本省、市、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政策[14]。

4.2.2  营造良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是其社会环境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子环境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外在体现,也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的相互关系的外在体现。同时,良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又是促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会促进体育教师对社会环境压力的适应,会促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各个要素、各个部分的协调与平衡[15]。

4.2.3  完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规范机制

完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规范机制,是实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规范机制是在深刻认识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要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的子环境发挥更大作用,使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更加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各种规范性要求。建立完善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规范机制,就是既要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设定总体性规范,又要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内部的不同层面设定具体的规范。明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建设的权责[12]。

5   结论

1)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主要包括渐进性形成过程和突变性形成过程。这2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过程中具有时间和地理空间的次序性。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子环境秩序失序形成的压力;二是普通高等学校一些体育教师的认知偏差形成的社会环境压力。

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包括3类:物质层面压力、政策层面压力、理念层面压力。

4)改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有3个一般性原则:协调性、平衡性和有序化。在这3个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激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环境的活力、营造良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氛围,以及完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规范机制。

参考文献:

[1]库少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11.

[2]  石振国,田雨普. 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环境的系统观[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2(2):85.

[3]  齐秀生. 社会环境与人才[M]. 济南:齐鲁书社,2005:4-8.

[4]  古田和孝.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M]. 王康乐,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187-204.

[5]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7-99.

[6]  姚蕾. 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1-46.

[7]  熊茂湘. 体育环境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58-173.

[8]  王到俊,王汉澜.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9-70.

[9]  王溯. 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因素的调查分析[J]. 体育科技,2003,24(2):69.

[10]  唐炎,周登嵩. 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71.

[11]  王德华,岳新波.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环境探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1):55.

[12]  张振丰,董亚玲.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09.

[13]  谢利民. 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与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2001,2(3):15.

[14]  黄爱峰,顾渊彦. 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4.

[15]  王国民.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优化[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12):5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社会环境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大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如何让实干型官员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