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8-19 09:13尚燕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低年段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兴桂路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的确立、应用与完善,指出识字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让识字课堂有法可循,实现让学生快乐识字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段 识字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90-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道难关,让学生愿意识字、爱上识字、学会识字、享受识字,是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关键。那么,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享受识字的快乐?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确立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南宁市兴桂路小学是一所新学校,学校的文化主题是“芬芳教育”。建校一年多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学校的特色文化,注重培养“芬芳学子”的核心素养,在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确立了一、二年级识字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第一课时的教学模式为:激趣导入,引入新课—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多种方法,读中识字—认识笔画,指导书写—自主学习,巩固生字;第二課时的教学模式为: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引导观察,指导书写—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巩固练习—拓展阅读,加强积累。

二、应用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在小学低年级积极应用识字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学校组织的第一届“芬芳杯”课堂教学比赛中,黄欧霞老师执教的课例《棉花姑娘》让人耳目一新,该课例荣获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

《棉花姑娘》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童真。课文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常识融为一体,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黄欧霞老师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拓展识字教学的宽度,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黄欧霞老师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起点。上课伊始,黄老师用课件出示谜语,采用猜谜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期待。

课件出示谜语:

“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人们越爱它。”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则谜语,你们快来猜猜谜底是什么。

生:棉花。

师:瞧,这就是棉花姑娘,她见到这么多小朋友开心极了,我们一起大声地叫她的名字吧!(课件出示棉花姑娘笑的图)

生:棉花姑娘。

师:咦,棉花姑娘现在却哭了,她到底怎么了?咱们就来学习第19课——《棉花姑娘》。(课件出示棉花姑娘哭的图)

黄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人为本,顺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方式,用猜谜导入的方式,切入教学内容。在孩子们兴味盎然的时候,相机出示棉花姑娘的笑脸与哭脸,以此进行对比,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不知不觉走进课文,投入到课文学习中,让课堂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环节,黄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圈画生字,之后黄老师用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棉(mián)    娘(niánɡ)    治(zhì)     别(bié)    吐(tǔ)

奇(qí)        颗(kē)        瓢(piáo)   碧(bì)      啦(lɑ)

然(rán)      燕(yàn)       干(ɡàn)

师:想要知道棉花姑娘怎么了,就要先和这些“生字宝宝”交朋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课件上的生字。

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班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圈圈画画,找出自己不会读的字,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行建构生字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如果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教师便鼓励学生请教同桌或者周围的同学,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习小组互帮互助的作用。黄老师向学生呈现的是带拼音的词语,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三)多种方法,读中识字

整节课,黄欧霞老师为了避免识字时的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识字,有趣有味,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效果明显。在“多种方法,读中识字”环节,学生先是自己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再和同桌读一读自己觉得最难读的生字;接着由一名学生作为“兴桂领读者”开火车领读,如果他读对了,学生就齐读一遍;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整个过程浑然天成,黄老师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把每一个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镌刻在脑子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四)认识笔画,指导书写

在“认识笔画,指导书写”环节,黄老师扶放结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寻找规律,主动识字,效果显著。她先用课件出示识记字形的方法:

加一加:“木”+“帛”就是“棉”。

换一换:把“飘”字的“风”换成“瓜”就是“瓢”。

组词法:“燕”,“燕子”的“燕”。

师:同学们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组词的方法识记字形。

师:谁做勇士大胆地分享你是怎么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黄老师引导学生对识字方法进行小结,再运用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病”“医”二字。她还在课堂上设置“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模拟场景,学生不仅识记了课文内的生字,还拓展了相关的词汇,如“药”“痛”“打针”等,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五)自主学习,巩固生字

在黄欧霞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出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是自己认读生字还是齐读生字词,都体现出强烈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学生经历自己认读、与小伙伴一起练习之后,黄老师请一名男生作为“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读生字。“小老师”一板一眼,教得很认真;其他学生专心致志,读得起劲。黄老师善于創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分享和表达,引导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字,体现了兴桂路小学“芬芳课堂”的魅力。

三、完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建校以来,我校“芬芳教师”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的学习方式、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构建“芬芳课堂”的基本样态。尤其是在低年段语文识字课堂教学方面,更是倾注了低年级语文教师大量的心血。我校一年级有14个班级,二年级有10个班级,语文教师基本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他们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对课堂上的很多问题都一无所知,到了课堂上又一筹莫展。针对这种情况,每个学期期初,我校行政领导每天都会到教师的课堂上听课,发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后,校领导组织一、二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开会讨论,让教师各自梳理课堂上的最大问题,总结出了“芬芳课堂”教学中的五大问题: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角色互换?怎样提高课堂提问效率?课堂上怎样评价学生?以上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应解决的。

我校结合现有优秀课例《棉花姑娘》《古对今》,组织年轻教师一起讨论,借鉴优秀的课例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学校师徒结对活动的“师父”关注年轻教师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在教师的学习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校重新梳理了一、二年级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由笔者在学校录播教室执教识字教学示范课《比尾巴》《动物儿歌》等,全体一、二年级教师到场听课。校领导给出了观课要点:识字教学课堂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操作的?授课教师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在课堂上怎样评价学生?每一位听课教师都要围绕这些观课要点,在教研活动中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今后如何开展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年轻教师基本上学会了上课,识字课堂的教学结构渐渐明晰,识字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应用中得到了完善。

12月,我校家长开放日如期举行,学校教学督导部以此为契机,检查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识字课堂建模、用模情况。如一年级共有14个班,1—7班为第一组,集体备课的内容为《雪地里的小画家》;8—14班为第二组,集体备课的内容为《乌鸦喝水》。两组教师分头行动,按照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备课,科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每一句要说的话都写在详案上,“师父”们对教案进行把关,过关之后开始试讲。“徒弟”们逐一试讲,每一位试讲的教师都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第一次试讲的是李小红老师,其他13个班的教师都去听课,听课之后,“师父”组织“徒弟”评课,分析试讲课的优点,指出试讲课存在的问题,第二位老师继续上课,其他教师继续听课、评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从实践到研究,从研究到思考,从思考到发展,最后又回归到实践,教师对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了解,越用越顺手。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家长开放日的展示活动中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我校通过专题研讨、课例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研究,确保课堂模式建构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直以来,我校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文化的系统构建上,关注“芬芳课堂”的生成,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了我校“三要、三互、三关注”的“三三制”教学文化,即:目标要明确、内容要适合、重点要突出;师生互动、角色互换、内外互延;教学方式由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教学模式由单一讲授型向关注师生互动转变。我校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民主、灵活、和谐的教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芬芳课堂”识字教学模式。

注:本文系南宁市“特级教师专项”C类课题“兴桂路小学‘兴桂教育课程文化体系建构的研究”(课题编号:TJ2018C012)和“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TJ2018C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尚燕(1973— ),女,广西桂平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识字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低年段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