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0-10-21 05:27赵树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效有效性小学

赵树海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型的学科,培养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事物拥有极强的好奇心,但受思维发展、基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有较大的压力,影响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如今,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强调。在这样的形势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革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稳定高效的数学课堂。因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效;数学;有效性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形式固定化是课堂教学中十分严重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枯燥感,更严重影响着学生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扼杀了学生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革新发展之路应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入手,结合学生当前的需求和特点,辅之以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创造出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整体效率。

一、引入趣味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保障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创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此来保障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活动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不论是在课堂的哪个阶段,都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丰富教学的手段,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但教师要明确,趣味活动只是辅助理解教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要集中在教学知识上,因此,活动的设置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依据。

例如,在讲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时,作为一年级的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活动的方式,在初步教授知识结束后,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出0-9的数字卡片,保证班级学生人手一张。之后,教师在讲台上提出20以内的任意数字,让学生通过组队相加的方式得到这一数字,但每组人数不可多于3人,教师对相加正确的小组可以提供小小的奖励。通过这一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情境教学,加深知识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学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段之一,创设情境能够为学生理解、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多的角度和方向,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到知识的深度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能够有效缓解教材文本理论的枯燥感和抽象性,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投入到学科内容的探索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讲授《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作为低学段的授课内容,教师如果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熟悉人民币的面值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首先,教师要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如,饮料、饼干、水果、文具等等,并给这些物品标上价格。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告诉同学们:“课堂小卖部开业啦!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记得要来老师收银台这里结账!”在结账时,学生需要告诉老师给出的人民币的面值,并说出教师应找出的正确面值。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深度体验,从而提升实践技能。

三、融合多样学科,拓宽学生视野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融合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实现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能够扎实小学教育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意识,从而为数学教学提供多种可能。例如,在讲授《观察物体(三)》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来引出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各不相同这一观点。通过语文诗句与数学知识的融合,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造性,从而掌握知识的本质。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数学本质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数学知识,而掌握数学能力也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等等方式实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还能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感悟数学学科的本质内容,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克与千克》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表达的积极性。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跟着爸爸妈妈去过超市,在超市中都发现过图示的这些标签吧!”这时,多媒体上播放教师提前拍摄的物品的价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千克”这两种质量单位。而在内容讲授完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和父母去超市的机会,动手称取物品,并估计物品的质量,并通过实际上称来检验估量的正确性。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掌握程度,还能充分了解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逐渐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关联性,培养形成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将课堂的投入程度,还能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在逻辑思维发展方面的不足,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了多重角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整體质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科创造力,为综合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创新教学的思维想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殷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41-142.

[2]陈建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甘肃教育,2019(10):86.

猜你喜欢
高效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