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探讨

2020-10-21 05:27廖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教学

廖娴

摘  要:数感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心理感受,数感是在数学逻辑思维基础上形成的直观联想,学生看到数字、公式,就可以基础数感进行理解,看到某应用题,就可以借助数感尽快找到思路,分析解题方式的对错。数感一定程度上,可成为学生数学求知的动力,推动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数学的未知世界,数感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进步,自我纠正。小学数学中,教师应尽早培养学生形成数感,进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感

引言:小学数学应帮助学生奠定基础,以便于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计划,而不是跟在教师的身后强硬吸收知识。数学数感的形成,是在学生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量,增加练习量,摸索到更多的解题技巧而形成的。学生的练习越多,吸收的知识越丰富,他们的数感就越强烈。教师应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减少学习困难,促使学生在数学独立思考中更为顺利,以便于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数学空间,凭借数感搭建知识的“高楼大厦”。

1.数感的内涵

1.1认识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需要

一个没有受过数学系统化教育的人,也能够初步形成数感。生活的打磨,让人们在购物等数字交易下,也可以借助数感来分析真伪,一袋苹果和一箱苹果哪个更便宜,货比三家后哪个利润率更高,所失所得衡量中,如何实现利益共赢,甚至更多的生活数学元素,如家里几口人应该用几个碗,这些都需要凭借数感来进行分析。相信很少有人因为家里三口人吃饭,还数来数去的。生活中无形中借助数感做了很多事,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与数感息息相关。数感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帮助人们分析利弊、解决问题,有的人因为经验而增强数感,有的人因为思维灵活而增强数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更早的形成数感,并避开数感误区,可助益终身。

1.2运用数学的思维“数学地”思考

数学思维将生活中的一概问题转化为数字模式,利用逻辑化的形式,更为理性地思考问题。数感使得学生自然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事物,可幫助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思考可能是一种预测能力,也可能是一种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向一个盒子里装东西的时候,我们首先会估计物和盒子的长和宽,然后再判断是否能装进去。这些都是非常常见又非常实际的问题,把实际的问题和数学联系起来,这就是数感的运用。

2.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2.1.摄取生活素材,建立数感

课标对低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熟悉的生活场景,利用身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通过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操作,解决一些小问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数的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身边的数,在生活中运用到的数,以及如何运用数来描述身边的事物,这样学生就感觉到运用数可以非常简单地表示身边的现象。比如:在学习几十的认识中,学生借助数学工具数字棒,通过摆放,了解到了十是由十个一组成的,十里面含有十个一,二十里面含有两个十,二十是由二十个一组成的,这样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等训练。这样学生在对数量进行具体的感知和体验中,强化了他们对数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2观察数字规律,培养数感

数感不能言传身教,它是学生对数的一种独特感觉,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有限,所以这种感觉不一定完全正确。比如,比较5个2相乘和10个2相加的结果的大小,学生在未进行运算时很可能误认为10个2相加的结果更大,因为2的数量更多,这便是一种错误的数感,所以说形成数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和数的运算,并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所以为了培养学生数感,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运算中的规律。比如针对乘法,笔者先列举一些特殊的式子:25×4=100,0.5×2=1.0,1.5×6=9.0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出这些式子中蕴含的某种规律。学生讨论后答道:“当末位是5和末位是偶数的数相乘时得数的末位一定是0。”接着笔者便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快速作答,比如:25×5=120对不对?2.8×5=14对不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对特殊的运算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凭感觉判断运算的数的对错,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2.3捕捉生活实例,形成数感

数学符号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并说说他们表示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搜集来的住宅区的门牌号码,自己的学号以及身份证号码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我让学生交流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学生就会说出门牌号表示的意义,如3201表示的是三号楼二单元1号房间。再如身份证号码620422198511284528,其中620表示的省,422表示地区,19851128表示的出生年月日,后面的表示相同地區同生日的人的编号等。这样,学生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号码编排的特殊含义,理解了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4在实际的计算中,提倡多样化的算法,增强数感

课程标准指出,在低阶段的教学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并倡导算法的多样性,这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我们提倡的运算,不是重复机械的技能训练,而是要将数的理解和运算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感,体会运算的实在意义。如坐船的问题,五(1)班有52人去公园里坐船玩,大船能坐15人,小船能做4人,怎样租船比较合适?租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既不浪费资源,又比较经济。这样学生在具体探索实际的问题中,了解计算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数学既然是人们实践生活中的产物,就要让数学的学习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了解数学的意义,从而形成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蓓蓓.培养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质[J].华夏教师,2017(22):19.

[2]薛惠华.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19):81.

[3]李春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61.

[4]毛小燕.小学数学数感培养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5):67-68.

猜你喜欢
数感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